点红实验说明24个月的婴幼儿已经具有了自我意识。点红实验就是在小孩的鼻子上点上一个红点,给小孩照镜子,小孩能够(对着镜子)擦去自己鼻子上的红点,还能够使用“我”来称呼自己。这是人有自我意识的标志。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主要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等。自我意识是个性的一部分,是衡量个性成熟水平的标志。
婴儿自我认识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前三个阶段是主体自我的发展,后两个阶段是客体自我的发展。
第一阶段(5~8个月),无我状态。婴儿对镜像感兴趣,但对自己的镜像或他人的镜像并不分化,说明这一阶段的婴儿不能区别自己与他人。
第二阶段(9~12个月),初步的主体自我。婴儿以自己的动作引起镜像的动作,主动以自身动作与镜像匹配,表明婴儿对自己作为活动主体有了初步的认识。
第三阶段(12~15个月),主体自我发展。婴儿能区分由自己作出的活动与他人所作活动的区别,对自己镜像与自己活动之间的联系有了明确分化,主体自我得到明显发展。
第四阶段(15~18个月),客体自我初步发展。婴儿开始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认识到客体特征来自主体特征(如自己的鼻子上的红点与镜像中的红鼻子的关系),对主体特征有了稳定的认识,客体自我得到初步发展。
第五阶段(18~24个月),客体自我形成。婴儿开始用言语标示出自我,如使用代词“我”、“你”来区别自己与他人,是客体自我形成的重要标志。这时的儿童已经能意识到自己的独特特征,能从照片中认识自己,用言语表达自己。
小儿神经精神发育
初级保育员培训中小儿神经精神发育属于小儿生长发育及体格锻炼内容,是保育员培训的重要内容。学好小儿神经精神发育,可以更好的掌握其他相关保育员培训内容。
1.运动发育的规律
(1)上下规律
小儿的动作发育由头开始,逐渐到下肢。如先能抬头、支撑、独坐,然后站立、行走。
(2)正反规律
小儿正面的动作发育先于反面的动作发育。如先会向前走,然后会后退;先会拿东西,然后会放下。
(3)粗细规律
小儿手部的动作发育经历了由粗到细的过程,先是用手一把抓,到7~8个月时会用拇指和食指抓,然后会垂指抓。
(4)协调规律
小儿动作发育逐步由笨拙到协调,如5个月时有眼、手协调,6~7个月时手、腰协调。
2.感觉器官的发育
(1)听觉
新生儿听觉不够敏感,但对强大的声音有眨眼反应。出生后2个月,听觉逐渐发展;3~4个月听声转头;8个月时眼、头转向声源。
(2)视觉
新生儿眼睛有光亮反应,给予强光时可引起缩瞳反应和闭目反应,对熟悉的面孔以及红色敏感。出生后3个月眼睛会跟随物体移动。视觉距离随年龄增长而改变。
(3)味觉
新生儿的味觉发育已较完善,能对愉快的、不愉快的味道有所表示。
(4)嗅觉
新生儿对强烈的气味有反应,7~8个月开始能分辨出芳香的刺激。
(5)触觉
新生儿的触觉高度敏感,对温度反应较敏感,但对痛觉反应较迟钝。
3.语言的发育
语言的形成大致有一定程序,小儿从出生后第一声啼哭开始,逐渐会反射性发音,到3~4月时咿呀学语,6个月无意识叫人,周岁时有意识叫人,慢慢理解更多词汇单句,最后进入语言交际阶段。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在3岁前,但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一般女孩较男孩早些。语言的最要形成主要通过听音模仿,因此,要多与小儿交流,和他们经常说一些简单易懂,能与动作、物品相对应的话语,并且多次反复讲,那么,小儿的语言发育就会比较迅速。
4.对周围事物及人的反应
细心观察小儿的情绪变化和对周围事物的反应,对及时发现小儿是否患病有重大意义。在小儿患病的初期,往往情绪的变化早于症状和体征的出现。当发现小儿出现较之平常不同的情绪低落,或对周围事物反应淡漠时,要考虑是否有疾病发生。同时,可以通过观察小儿对周围事物及人的反应,来早期判断是否神经精神发育迟缓。正常小儿1个月时会微笑,4个月时能笑出声,7~8个月时能模仿一些动作,10~12个月时能回复表示“再见”等,2岁时能在白天控制大小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