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儿童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适应社会,自食其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智力有很大关系,但又不是一回事,社会适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获得。有的孩子智力虽然落后,但是经过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还是不错的。因此在小学阶段,家长配合老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智力落后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1)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容。
一般认为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以下一些方面: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
(2)训练安排。
在低年级应以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主。如吃饭、穿衣、上厕所、按时上学,会根据天气调换衣服,自己热饭菜等等。到了中年级,可以以基本劳动能力训练为主,安排他们做些家务活,如扫地、抹桌、洗手帕、洗袜子、做简单饭菜,学会使用基本劳动工具,如刀、钳、铲、锹、剪等。到了高年级学习一些简单的职业技术,如编织、手工、养殖等等。以上只是按年级大致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总的来说,要从孩子的特点出发,由简单到复杂。
对孩子社交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孩子的道德规范往往是结合进行的。小时侯就要让他们多和气他孩子交往,学会邀请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会礼貌用语,能遵守游戏规则,不和其他小朋友争抢玩具等等。逐步培养孩子能和别人交流,说话注意场合、有分寸,遵守约定时间,能体谅和容忍别人,以及关心新闻,自己制订计划等等。
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对于正常孩子来说,在日常生活中、社会交往中便会逐步习得,而对于智力障碍儿童来说,往往需要家长和教师刻意地专门对他进行训练,家长要和学校密切配合,一项项技能逐一训练,从而使得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逐步提高。
(1)生活适应。所谓生活适应,指幼儿逐步接受现存的社会生活方式,学习自我生存、自我服务,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例如,自己进餐、自己睡觉、自己穿脱衣裤、文明如厕等。例如,当幼儿第一次穿有纽扣的衣服时,他会感到很困难,但是我们成人耐心地等待他,等到他终于成功了,他会很骄傲地走到成人面前与成人一起分享喜悦,社会适应性就是这样逐渐发展起来的。(2)社会适应。社会适应是指幼儿逐步接受外部世界,形成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例如,喜欢上幼儿园、主动与老师和同学打招呼、愿意和小朋友共同分享自己的玩具而不是独自占有。当幼儿第一次上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人时,就像我们成年人一样都会有些不知所措,但通过学习和前期与人交往的经验渐渐地就会适应环境,这为其以后适应新的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学习适应。学习适应是指幼儿进入群体后,参与群体活动,接受知识熏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对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去学 习,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发现问题后,能够及时向老师发问等。当然,在幼儿阶段我们是不提倡留课后作业的,而是提倡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老师上课讲话时,小朋友不要在下面插嘴或者做其他事情,小朋友发言时,也不要打断或者随意讲话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