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血型不相容,输血不仅不能起死回生,还可能造成致命伤害。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总血容量约为体重的8%。如果体重是100公斤,血容量大约是8公斤和4000毫升。如果由于创伤等各种原因失血超过总血容量的40%,患者将有生命危险,此时需要输血。然而,即使在生命危险的紧急情况下,也不允许随意输血。首先必须检测血型。输血只能在同种血型的人之间进行。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血型。20世纪初,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第一个发现血型,并于193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他发现一个人的血清有时会与另一个人的红细胞凝集。然后,他用自己和22名同事的正常血液进行交叉混合实验。
他进一步发现,根据红细胞与血清混合的反应,人类血液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即A型、B型和O型。后来,他的学生扩大了实验范围,在人群中发现了相对罕见的AB型血型。事实上,我们的红细胞膜上有特定的抗原(也称为凝集素),而血浆中有不同类型的抗体(也称为凝集素)。红细胞或可溶性抗原(或抗体)等颗粒抗原与载体颗粒结合形成致敏颗粒,然后它们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在适当电解质的存在下形成宏观凝集现象,称为凝集反应。
在输血过程中,输入血浆中包含的抗体会被患者体内的大量血浆稀释,并迅速被破坏。然而,注射到红细胞中的抗原可以四处移动,当它们在患者体内遇到相同类型的抗体时,就会发生凝结。只有在红细胞膜上带有抗原甲的甲型血,其血浆中才有抗体乙。只有在红细胞膜上带有乙型抗原的乙型血液的血浆中才有抗体。
了解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是初一生物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初一生物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物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描述血型的发现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类型。
2.说出人体的血量、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二)能力方面
尝试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解释安全输血原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2.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
课前调查问卷、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介绍关于失血死亡的新闻。
1月30日,湖北襄阳市一中学,学生胡某(15岁)与杨某(15岁)发生冲突,胡某被杨某用刀刺伤大腿。案发后,伤者被送至医院后经抢救无效,因失血性休克死亡。
2.提问:受伤的学生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析回答,是由于失血过多。
讲解:今天要学习的知识就与输血有关,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新闻事件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社会事件,增强安全意识。
(二)新课教学
环节一:血量与输血
提问:失血过多会危及生命,那么你知道吗?正常人体内的血量是多少?失血对人体有怎样的影响?什么情况下需要输血?
学生阅读教材, 尝试回答问题。
讲解: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人体重的7%-8%,请同学们尝试着算算自己的血量。当一次失血超过800~1 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汗等症状。如果一次失血超过1 200~1 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需要及时输血。
演示:教师用400毫升的红色液体来演示模拟人体血量及失血量。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尝试回答,并通过自主学习教材后完善答案,加深印象,了解血量及输血的必要性。通过血量的演示,让学生对血量有直观、深刻的印象。
环节二:血型的发现
1.失血过多需要输血,那么输血前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鉴定血型。
讲解:输血前鉴定血型是现在的常识,但是人类发现血型的道路是一个漫长崎岖的过程。17世纪,哈维发现血液循环以后,人类就开始进行输血的尝试。1667年,法国人丹尼斯首次把羊羔的血输给了一个贫血病人,这是人类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输血。1818年,英国妇产科医生布伦德尔第一次用输血的方式救活了一名大出血的产妇,成为人类历史上成功输血的第一例。直到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解剖了几个因输血致死的病人,发现他们血管的某些部分形成血块,堵住了血流。研究时发现人的血清中有一种物质,能够凝集其他人的红细胞。他抽取了22人的血,放入编上号的试管,分别进行交叉混合实验。经过反复实验,兰德斯坦纳提出了三种血型──A型、B型、C型(O型)。1902年他的学生迪卡斯德罗医生对155名正常人重复了实验,发现了第四种血型的存在,将它称之为D型(AB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医学家奥登堡根据兰德斯坦纳的研究成果,第一次将凝集反应应用于输血前的配血试验,只有红细胞和血清混合后不发生凝集的人之间才能进行输血,这一配血试验居然大获成功,挽救了大量伤员。以后随着不断的实践,输血的安全性逐渐提高,到上世纪20年代末,欧洲、北美已普及输血这一医疗措施。
从血型发现史中,你能说一说科学家们具备了哪些科研精神才能获得成功?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启示?
学生聆听、了解血型的发现过程。思考从中得到的启示。
【设计意图】用问题引导学生认同科学家的科研精神,认同科学研究对人类的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增强学生热爱科学,愿意为社会做贡献的情感。
2.播放血型鉴定的视频。
观看视频,通过血型鉴定的结果,学生给出血型类型。
【设计意图】用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血型鉴定。巩固血型鉴定的知识。完成知识和技能目标。
初一生物输血与血型教学反思根据奥苏贝尔理论,学生的学习如果有价值的话,应尽可能地有意义。在生物教学中,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生动、和谐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对活跃学生思维,增进知识理解、技能发展、素质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节课的教学中导入部分,本打算从民间“滴血验亲”场景入手,后来从车祸现场救治,让学生迅速对于血型方面的知识产生浓烈兴趣,渴望求知,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学生。血型模拟实验中,让学生扮演“小医生”来鉴定血型,救死扶伤,学生探究的主动性相当强。在宣传无偿献血环节,学生充当“小宣传员”,热情高涨的设计口号、标语,升华感情。整节课,从一个个情景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地去参与、去体验、最终达到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掌握。
1、亮点:本节课让学生参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是新课改教学的标准与追求,本课采用主体参与式的教学方式。本节课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生物科学与人类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新颖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具体学习方式有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以及情境探究,通过对比、讨论等多种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启发式教学这一原则,这是本节课的最大亮点。
同时,本节课充分应用多媒体的优势,将《血型鉴定》的模拟实验搬进了教室,直观的反应现象和切身的体验,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一方面扩大了课堂知识容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抽象性和局限性,使得教学过程变难为易,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对多样的多媒体资料进行讨论和总结,逐步完成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不足:板书不够及时工整、活动时间不能很好地把握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