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人教版)教材“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这一节,讲到了无机盐的排出特点:钠离子为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而钾离子为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出排。都是无机盐离子,为什么排出特点却不一样呢? 当食物中缺乏食盐时,由肾小球滤出的钠离子几乎全部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这样排出的尿液中则无钠离子,所以表现为不吃不排. 肾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又能将部分钾离子分泌到小管中,形成终尿,排出体外,所以表现为不吃也排。 钾离子的分泌都是与钠离子的吸收相关联的,分泌一个钾离子,就重吸收一个钠离子,故称“钠~钾交换”,这一过程受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的 总之,以上特点都与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有关。
这和尿的形成过程有关:
尿的形成过程包括3个环节,分别是:(1)肾小球的滤过: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当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回血液。(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分泌的物质有H+、NH3、K+等。这些物质与原尿中其它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形成终尿,最后排出体外。
钠离子不吃不排这一特点与尿的形成过程的第2个环节有关。当食物中缺乏食盐时,由肾小球滤出的钠离子几乎全部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这样排出的尿液中则无钠离子,所以表现为不吃不排。钾离子不吃出也排这一特点与尿的形成过程的第3个环节有关。由肾小球滤出的钾离子几乎全部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回到血液,但在第3个环节,肾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又能将部分钾离子分泌到小管中,形成终尿,排出体外,所以表现为不吃也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