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毒”这个词是个音译词,是由梵语发音“Sindhu”音译而来。梵语是印度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语言之一,现在虽已不是印度的日常使用用语,但是仍旧作为这个国家的官方语言存在着。梵语中对于印度的称呼为“Sindhu”,而后这个称呼经由波斯与古希腊的音译转化成“Hindu”与“Indu”。
待中国开始意识到印度这个国家的存在时,中国又在波斯与古希腊音译出来的称呼之上又进行一次汉语音译,于是便诞生了“身毒”这样一个特殊的称呼。“身毒”这个称呼最早出现于西汉司马迁所编著的《史记》。众所周知,汉武帝曾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这个行为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对西域的了解,“身毒”这个国家也正是在此时进入中原百姓的视线。
根据史书记载,张骞在从西域回来之后曾向汉武帝汇报说:他途径大夏国时曾询问该地百姓他们的邛竹杖与蜀布来自于何处,当地百姓问答说是从身毒国购买来的。这身毒国就是古印度。等进入东汉之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中国对印度这个国家也就有了更多的了解。所以“身毒”这个名字也是越发流传开来,整个汉朝都是这样称呼印度。不过当时除了“身毒”这个音译名之外,古人也曾将其音译为身度、贤豆、天竺等。
到了唐朝之后,为了方便记录开始将印度地区统一为“天竺”。后来玄奘为了探寻佛教远赴天竺,时间长达十七年。待从天竺回来之后,他将自己在天竺看到的事物归纳整理成《大唐西域记》。玄奘在这部作品中提及由于天竺这个称呼存有异议,为了正音应该称呼它为印度。就此以后,印度这个国家的汉语译名就此确定下来,至今仍在使用中。
身毒 [ shēn dú ]
身毒 拼音:shēn dú
释义:印度 的古译名之一。
来源:「身毒」是华夏文明自先秦时期至隋唐时期之间对现代印度次大陆上之文明区域称呼的音译词。其范围主要指今日印度河流域一带。由于语音的历史发展、语言传播、词汇扩散,该词的音值拟测众说纷纭,即使《辞海》《辞源》等权威辞书,对这一词的注音也不尽相同。
相关考证:身毒(国名)即天竺也。山海经曰:“身毒之国,轩辕氏居之。郭注,天竺国也。”史记大宛传曰:“大夏东南有身毒国。”索隐曰:身音干,毒音笃。孟康曰:即天竺也。汉书西域传作天笃,后汉书杜笃传作天督。玄应一切经音义曰:“天竺或言身毒,或言贤豆,皆讹也。正言印度。印度名月,月有千名,斯一称也。”
造句:西域有国名身毒,列境于本朝西南,听说国富民丰,谴一使者来朝,其使来华夏多年,略晓汉语。
身毒的读音为Shēn Dú。
身毒,现代读音为Shēn Dú,依照古语发音接近"sin do" 或 "shin do",,直至今日在中国南方一些方言(例如闽南语)仍保留了这种发音。身毒是华夏文明古代对印度地区的称呼之一,见于《史记·大宛传》。
《史记·大宛传》:“大夏民多,可百馀万。其都曰蓝市城,有市贩贾诸物。其东南有身毒国。”(大夏的民众很多,大约有一百多万。它的都城叫蓝市城。这里有贸易市场。贩卖各种物品。大夏东南有身毒国。)
扩展资料
身毒原为梵语Sindhu,古波斯语讹为Hindhu,古希腊语更转为Indus。其后中国古文献中同音异译为申毒、辛头、信度、身度、天竺、贤豆、印度等。
身毒的领域有时亦包括印度河以东的南亚次大陆地区。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28年左右到达帕米尔以西的大夏,张骞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
武帝即封张骞为博望侯,命其以蜀郡(治所在成都)、踺为郡(治所在宜宾西南)为据点,派遣四路秘密使者,分头探索通往身毒的道路,但都遭到西南少数民族的阻拦未获成功。
据《后汉书西域传》所载,中国在2世纪时对身毒的地理﹑物产﹑宗教﹑政治情况已有初步了解;且知当时身毒许多地区皆属“月氏”,即早期贵霜帝国(即贵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身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宛列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