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由于蛋白质中有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存在,所以大多数蛋白质在280nm波长处有特征的最大吸收。例如:色氨酸的吸收峰是280nm(吲哚环)。
可用于测定0.1~0.5mg/mL含量的蛋白质溶液。
取9支试管分别标号,前8支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标准蛋白溶液,1号试管不加标准蛋白溶液,最后一支试管加待测蛋白质溶液,而不加标准蛋白溶液,每支试管液体总量通过加入蒸馏水补足而保持一致,将液体混合均匀,在280nm波长处进行比色,记录吸光度值。
扩展资料
蛋白质在胃液消化酶的作用下,初步水解,在小肠中完成整个消化吸收过程。氨基酸的吸收通过小肠黏膜细胞,是由主动运转系统进行,分别转运中性、酸性和碱性氨基酸。
在肠内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不仅来自于食物,也有肠黏膜细胞脱落和消化液的分泌等,每天有70g左右蛋白质进入消化系统,其中大部分被消化和重吸收。未被吸收的蛋白质由粪便排出体外。
蛋白质缺乏在成人和儿童中都有发生,但处于生长阶段的儿童更为敏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蛋白质测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芳香族氨基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蛋白质
蛋白质组成氨基酸中的苯丙酮酸、酪氨酸和色氨酸含有苯环共轭双键,具有光吸收能力。苯丙氨酸的最大吸收波长在259,酪氨酸最大吸收波长在278,色氨酸最大吸收波长在279。一般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在280nm处测量。
蛋白质在紫外吸收的原理:
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在可见光区都没有光吸收,而在紫外光区仅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有吸收能力。其中色氨酸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79nm,酪氨酸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78nm,苯丙氨酸的为259nm。利用紫外光法可以测定这些氨基酸的含量。蛋白质在280nm的紫外光吸收可以达最大值,绝大部分是由色氨酸和酪氨酸所引起的。
核酸(包括DNA或RNA)中的嘌呤碱和嘧啶碱均具有共轭双键,使碱基、核苷、核苷酸和核酸在240~290nm的紫外波段有一个强烈的吸收峰,最大吸收值在260nm附近,不同的核苷酸有不同的吸收特性。而蛋白质在这一光区仅有很弱的吸收。
蛋白质和核酸在紫外吸收的差异:
蛋白质和核酸的紫外吸收最大值不同。
均一性不同:核酸的每种碱基都有吸收,而且相差不多,因而定量时线性很好;蛋白的20种构件中只有三种有吸收,相互差异也较大,所以蛋白用紫外吸收定量比较困难。
波长不同:蛋白在280 nm,核酸在260 nm.这取决于生色团,即分子结构.
核酸的带电机理:
核酸和核苷酸既有磷酸基,又有碱性基团,所以在溶液中为两性电解质,因磷酸的酸性强,通常表现为酸性。RNA在室温条件下被稀碱水解成核苷酸而DNA对碱较稳定,常利用该性质测定RNA的碱基组成或除去溶液中的RNA杂质。
蛋白质的带电机理:
氨基酸由于含有氨基和羧基,因此在化学性质上表现为是的一种兼有弱碱和弱酸的两性化合物。氨基酸在溶液中的带电状态,会随着溶液的pH值而变化,如果氨基酸的净电荷等于零,在外加电场中不发生向正极或负极移动的现象,在这种状态下溶液的pH值称为其等电点,常用pI表示。在等电点是,氨基酸的溶解度最小,容易沉淀析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