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又称泌尿系统感染,是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导致的炎症反应,分为上、下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尿路病原体和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尿路感染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细菌的毒力、接种量和宿主的防御机制不完全造成的,这些因素在最终决定细菌定植水平以及对尿路损伤的程度也起到一定作用。正常人的尿道外口皮肤和黏膜有一些细菌停留,如乳酸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称为正常菌群。在致病菌未达到一定数量及毒力时,正常菌群能对致病菌起到抑制平衡的作用,且正常人尿液的酸碱度和高渗透压、尿液中所含的尿素和有机酸均不利于细菌的繁殖,而膀胱的排尿活动又可以将细菌排出体外,故正常人尿路对感染具有防御功能。
由于泌尿生殖系统在解剖、生理方面的特点,使致病菌在正常情况下不易滞留、繁殖,故不易引起感染。但是,一旦泌尿生殖系统发生病理改变,机体的防御功能被破坏,致病菌乘虑而人,从而诱发感染。诱发感染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机体抗病能力减弱:如糖尿病妊娠、贫血、慢性肝病、慢性肾病、营养不良、肿瘤及先天性免缺陷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等。
2.梗阻因素:如先天性泌尿生殖系异常、结石、肿瘤、狭窄、前列腺增生或神经源性膀胱等导致尿液引流不畅,引起尿液滞留,降低尿路及生殖道上皮防御细菌的能力。
3.医源性因素:如留置导尿管、造瘘管、尿道扩张、前列腺穿刺活检、膀胱镜检查等操作,由于黏膜擦伤或忽视无菌观念,易引人致病菌而诱发或扩散感染。
4.其他因素:女性尿道较短 ,容易招致上行感染,特别是经期、更年期时更易发生。妊娠时由于内分泌与机械性原因使输尿管口松弛扩张,尿液排出滞留,容易上行感染。
作者\健康传媒 陈盈臻
1位30岁的百货专柜小姐,因为促销期间活动忙碌,无法即时去厕所而憋尿,某天出现排尿刺痛、灼热感和血尿的情形,于夜间下班后到台北慈济医院挂急诊。泌尿科医师罗启文询问病史,发现患者也曾在半年前发生过类似情形,安排尿液检查后,诊断为反复性泌尿道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并叮嘱多喝水、勿憋尿、注意个人卫生习惯,以免日后再度复发。
罗启文指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泌尿道感染,原因是女性的会 *** 、尿道和 *** 距离非常接近,而且尿道较男性短,容易因憋尿、性行为、不当的卫生习惯或更年期女性荷尔蒙减少,造成细菌滋生进入尿道和膀胱引起发炎。
根据普查研究,无症状菌尿症的比例随年龄逐渐增加,约每增加10岁,发生比例就随之上升1至2%。有近30%的女性在24岁前有此经验且需要药物治疗;50%的女性一生至少会得到1次。而反复感染则是指半年内2次或1年内3次,治疗完全后又发生感染,这些患者再次感染的机率,会随着感染次数以及间隔时间上升。
感染症状依个人体质有所不同, 最常见的包括频尿、尿急、排尿刺痛、排尿灼热感、血尿、尿有异味、尿液混浊、感觉尿不干净、发烧、畏寒以及下腹部胀痛, 情形严重还可能演变成肾盂肾炎,甚至是败血症或导致休克造成生命危险。尤其是罹患排尿功能障碍、糖尿病或免疫力较弱者,更应注意感染的风险。
推荐阅读:预防泌尿道感染,女性必知七大秘诀
罗启文说明,对于泌尿道感染的患者,会事先安排做尿液常规检查,依尿液中的白血球反应及亚硝酸盐反应等来判定是否有发炎和细菌感染,再开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缓解症状。
而年长女性或反复感染者,则会进一步做尿液细菌培养,查明细菌的种类后,给予适合的抗生素或合并注射治疗,有75至90%的感染都来自大肠杆菌,如果有发烧、畏寒的症状,必须加做血液检验。
泌尿道感染严重影响生活品质,其实做好自我保健即能有效预防。
推荐阅读:勤换尿布保干爽,孩子远离泌尿道发炎
罗启文提醒:
1.每日应摄取2000cc的水分、不要憋尿。 2.如厕后应由前往后擦拭,避免穿过紧的 *** 或长裤。 3.洗澡以淋浴代替泡澡。 4.性行为前后应喝水并排空膀胱。 5. *** 、护垫勤更换,保持会 *** 干燥清洁。
若有疑似感染的症状应尽速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传媒】授权转载 原文出处【这些恶习易引发泌尿道感染 女性尤其常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