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球管和探测器分别安装在被扫描组织的两侧,方向相对。当球管产生的X线穿过被扫描组织,透过组织的剩余射线为探测器所接收。探测器对X线高度敏感,它将接收到的X线先变成模拟信号,再变换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的中央处理系统。处理后的结果送入磁带机储存,或经数/模处理后经显示器显示出来,变成CT图像,再由多幅照相机摄片以供诊断。
螺旋CT
螺旋CT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CT设备之一,其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图像质量优。用快速螺旋扫描能在15秒左右检查完一个部位,能发现小于几毫米的病变,如小肝癌、垂体微腺瘤及小动脉瘤等。其功能全面,能进行全身各部检查,可行多种三维成像,如多层面重建、CT血管造影、器官表面重建及仿真肠道、气管、血管内窥镜检查。可进行实时透镜下的CT导引穿刺活检,使用快捷、方便、准确。
螺旋CT的具体用途与特点(部分)
1.肝动脉CT血管造影示肝内血管,指导肝癌介入治疗。
2.头颅扫描的图像清晰,无伪影。在发现后颅凹病变上优于其他CT。
3.胸部CT扫描图像清晰度明显高于其他CT。
4.肝、胆、胰、脾及腹膜后CT扫描,检查快,图像质量好。
5.肾脏、盆腔及腰椎CT扫描检查快,图像质量好。
6.显示颅内肿瘤于血管的关系对手术至关紧要。
7.一般CT或超声不能发现的微小肝癌,在螺旋CT动脉增强扫描下原形毕露。
8.周围型肺癌和肾上腺肿瘤表面三维重建示肿瘤与血管的关系,有利于手术。
CT的工作原理
人体各种组织(包括正常和异常组织)对X线的吸收不等。CT即利用这一特性,将人体某一选定层面分成许多立方体小块,这些立方体小块称为体素。X线通过人体测得每一体素的密度或灰度,即为CT图像上的基本单位,称为像素。它们排列成行列方阵,形成图像矩阵。当X线球管从一方向发出X线束穿过选定层面时,沿该方向排列的各体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一部分X线,使X线衰减。当该X线束穿透组织层面(包括许多体素)为对面探测器接收时,X线量已衰减很多,为该方向所有体素X线衰减值的总和。然后X线球管转动一定角度,再沿另一方向发出X线束,则在其对面的探测器可测得沿第2次照射方向所有体素X线衰减值的总和;以同样方法反复多次在不同方向对组织的选定层面进行X线扫描,即可得到若干个X线衰减值总和。在上述过程中,每扫描一次,即可得一方程。该方程中X线衰减总量为已知值,而形成该总量的各体素X线衰减值是未知值。经过若干次扫描,即可得一联立方程,经过计算机运算可解出这一联立方程,而求出每一体素的X线衰减值,再经数/模转换,使各体素不同的衰减值形成相应各像素的不同灰度,各像素所形成的矩阵图像即为该层面不同密度组织的黑白图像。
CT的密度
分析CT图像,一方面是观察解剖结构,另一方面是了解密度改变。后者可通过测定CT值而知,亦可与周围组织的密度对比观察。人体内肿瘤组织因部位、代谢、生长及伴随情况不同,其密度变化各异。CT对组织的密度分辨率较高,且为横断面扫描,提高了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1、定义不同
CT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 DR是数字化X线摄影。
2、原理不同
CT是通过计算机后处理得到的重建图像,两者的原理都是通过X线检查,然后发现病变,作出诊断。但是CT和DR的区别在于CT检查是计算机后处理,然后可以得到三维重建,比较适合于全身各部位的检查。
3、用途不同
DR主要用于常规的胸片检查,然后四肢骨骼外伤、肿瘤这方面检查。而CT适合于全身各部位的检查,对病变大小、范围、性质要比DR精确的多,诊断也更具体、详细、优越。
扩展资料:
CT检查主要分为:
1、CT平扫---从头到脚,包括头颈、胸部、腹部、脊柱、盆腔、四肢等部位均可检查;
2、CT增强扫描--应用血管内对比剂的扫描。经静脉注入含碘有机化合物即造影剂,一般增强扫描用造影剂快速静脉注射,使血中含碘量维持一定水平,器官和病灶影像增强而显示更清楚。
3、CT引导下穿刺活检—CT精准定位,穿刺肺内可疑恶性结节灶,经病理活检了解结节良恶性,减少病人手术带来的痛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CT
百度百科—DR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