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实行复种轮作是在战国时期。当时,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部分地区改变了一年一熟制。把冬麦和一些春种或夏种的作物搭配起来,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在一年或几年之内,增加种植和收获的次数。《管子·治国》说:当时“嵩山(今河南登封)之东,河(黄河)汝(汝水)之间”,已经能够“四种而五获”(四年五熟)。《荀子·富国》说:当时黄河流域有的地方,可以“一岁而再获之”(一年两熟)。
复种轮作的耕作技术,在后世的农业生产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汉代的《异物志》说,南方有“一岁再种”的双季稻。东汉著名的经学家郑玄注释《周礼》时提到,在他生活的那个时期,已经流行“禾下麦”(粟收获后种麦)和“麦下种禾豆”的耕作方式。北魏的《齐民要术》对复种轮作的认识已经比较深刻。书中总结了一套轮作法,并对不同的轮作方式进行了比较,还特别强调了以豆保谷、养地和用地相结合的豆类谷类作物轮作制。复种轮作的推广,对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欧洲,直到18世纪30年代,才在英国出现轮作制。
复种
一年内于同一田地上连续种植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耕地复种程度用复种(种植)指数表示。
至1990年中国复种指数已达150.5%,长江以南各省平均在200%以上。中国复种的主要类型有:作物生长一熟有余,两熟不足地区为两茬套作;华北地区旱地多为小麦-玉米两熟或春玉米-小麦-粟两年三熟;江淮地区为麦-稻或麦、棉套作两熟;长江以南和台湾,为麦(或油菜)-稻和早稻-晚稻两熟、麦(或油菜、绿肥)-稻-稻三熟;旱地为大(小)麦(或蚕豆、豌豆)-玉米(大豆、甘薯)两熟,部分麦、玉米、甘薯套作三熟。热量条件是复种的主要限制因子。无霜期>180天、≥10℃积温在3600℃以上地区,可以小麦与玉米套作一年两熟;无霜期>230天、≥10℃积温在5000℃以上地区,可以种双季和实行稻田三熟。复种能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
稻麦复种制就是以稻,麦两种粮食作物轮种的复种方式.每年六月份种水稻,十一月份水稻收获后,翻耕播种三麦,越冬至来年五月收获,麦茬翻耕灌溉后再种水稻,一年两熟,在长江下游苏锡常地区,目前全年粮食亩产量稳定在八百公斤以上,最高可达一千公斤.
1、复种制度,称为耕作制度又称农业经营制度、农作制度。它是耕作制度为农作物种植制度及有关技术措施的总称。是指以土壤耕作为中心,包括施肥、灌溉、除草、水土保持、轮作倒茬等各项农业技术措施在内的农作体系。从广义来说,指农业熟制,作物布局。复种指数与耕作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耕作制度,在单位面积耕地上将原来一年只播种一季农作物的耕地,重复播种一季或两季,变一年一熟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或三熟,从而增加复种指数。耕作制度是根据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与生产条件采用的种植方式,包括单种、复种、休闲、间种、套种、混种、轮作、连作等。与其相配套的技术措施包括农田基本建设、水利灌溉、土壤施肥与翻耕、病虫与杂草防治等。耕作制度在一定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并随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而发展变化。在农业发展史上,其演变过程大致由撩荒农作制、休闲农作制、连作农作制、轮作农作制向复种农作制发展。在中国,除东北、西北、华北北部因热量条件不足实行一熟制外,大部分地区实行复种制。复种北界已越过长城一线,双季稻种植已北移到北纬34°,在云贵高原已上升到海拔2420米处;三熟制界线由北纬25°北移到北纬32°。中国耕地资源不多,因地制宜采用科学的耕作制度,可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坏境,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亦是种植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2、复种指数:耕地上全年内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或移栽)作物的总面积÷耕地总面积×100%。
复种指数的高低受当地热量、土壤、水利、肥料、劳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等条件的制约。热量条件好、无霜期长、总积温高、水分充足是提高复种指数的基础。经济发达和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则为复种指数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中国南方水热条件好,耕地利用率高,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复种指数均在200%以上。提高复种指数,对发展农业生产、增加产量,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复种的耕地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一半,复种的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1/2。复种种类,主要的有稻-稻-麦(油菜)、小麦-玉米、小麦-棉花、小麦-甘薯等。近几年四川、福建、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等省发展了小麦-水稻-再生稻种植方式,充分利用了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
复种指数与作物熟制有一定关系。中国复种指数已从1952年的130.9%提高到1987年的151.2%。全国各类地区复种指数大致为:五岭以南约200%左右;五岭以北,长江以南地区约180~200%;长江以北,黄河、秦岭、白龙江以南地区为150~180%;黄河、秦岭、白龙江以北,长城以南地区约120~150%; 长城以北地区,除部分旗、县外,大部在1000%以下。根据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特点,因地制宜地提高复种指数,是扩大作物播种面积,挖掘耕地利用潜力和提高农作物总产量的有效途径。
复种,是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播种和收获两次以上的耕作方法;复种可以充分利用单位面积的土地,提高农田的产量。我国最早实行复种轮作是在战国时期。当时,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部分地区改变了一年一熟制。把冬麦和一些春种或夏种的作物搭配起来,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在一年或几年之内,增加种植和收获的次数。《管子·治国》说:当时“嵩山(今河南登封)之东,河(黄河)汝(汝水)之间”,已经能够“四种而五获”(四年五熟)。《荀子·富国》说:当时黄河流域有的地方,可以“一岁而再获之”(一年两熟)。
复种轮作的耕作技术,在后世的农业生产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汉代的《异物志》说,南方有“一岁再种”的双季稻。东汉著名的经学家郑玄注释《周礼》时提到,在他生活的那个时期,已经流行“禾下麦”(粟收获后种麦)和“麦下种禾豆”的耕作方式。北魏的《齐民要术》对复种轮作的认识已经比较深刻。书中总结了一套轮作法,并对不同的轮作方式进行了比较,还特别强调了以豆保谷、养地和用地相结合的豆类谷类作物轮作制。复种轮作的推广,对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欧洲,直到18世纪30年代,才在英国出现轮作制。
复种
一年内于同一田地上连续种植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耕地复种程度用复种(种植)指数表示。
至1990年中国复种指数已达150.5%,长江以南各省平均在200%以上。中国复种的主要类型有:作物生长一熟有余,两熟不足地区为两茬套作;华北地区旱地多为小麦-玉米两熟或春玉米-小麦-粟两年三熟;江淮地区为麦-稻或麦、棉套作两熟;长江以南和台湾,为麦(或油菜)-稻和早稻-晚稻两熟、麦(或油菜、绿肥)-稻-稻三熟;旱地为大(小)麦(或蚕豆、豌豆)-玉米(大豆、甘薯)两熟,部分麦、玉米、甘薯套作三熟。热量条件是复种的主要限制因子。无霜期>180天、≥10℃积温在3600℃以上地区,可以小麦与玉米套作一年两熟;无霜期>230天、≥10℃积温在5000℃以上地区,可以种双季和实行稻田三熟。复种能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
稻麦复种制就是以稻,麦两种粮食作物轮种的复种方式.每年六月份种水稻,十一月份水稻收获后,翻耕播种三麦,越冬至来年五月收获,麦茬翻耕灌溉后再种水稻,一年两熟,在长江下游苏锡常地区,目前全年粮食亩产量稳定在八百公斤以上,最高可达一千公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