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顺应性

宝宝妈妈2023-09-08  87

心室顺应性降低,通俗来讲,就是心脏在收缩的时候有的心肌不能跟着迅速收缩,心脏舒张的时候有的心肌又不能跟着舒张开,会影响到心脏的射血和接纳回心血。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心肌纤维代偿性增生,错杂絮乱,使得心肌无法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一致性,就像一个队伍里大家站的方向不一样,有面朝北的,有面朝南的,那么在队长喊“向右转”的时候,大家转的就不一样了。原因很多,各种能导致心脏压力增大,负荷增加的原因都可能造成这种情况,像是肺动脉高压,心梗等等。

1、静态法:正常呼气末以及吸入了已知容积的气体后,屏住呼吸,测量胸内压,用更大的吸气量反复若干次,绘出压力和容积之间的关系,其斜率就是顺应性。

2、动态法:利用呼吸周期的两个零气流点(不需要压力来克服气道阻力),在这两点的跨肺压都用来克服弹性回缩。测量受试者逐渐增加潮气量时的这两点压力,将其绘出一条容积相对胸内压的改变曲线,斜率就是顺应性。

成人整个肺的顺应性是 0.2,一叶肺为 0.033;而新生儿的肺顺应性是 0.006;所以顺应性作为肺的弹性阻力指标,除非与肺的容积联系在一起,否则它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数值。因此引入比顺应性概念。既在判断肺组织是否有正常的弹性回缩,必须知道顺应性和测量顺应性时的肺容积,也就是比顺应性的大小。

比顺应性 = 顺应性 / 肺容积 = 0.067。

成人肺活量3升,比顺应性为 0.2 / 3 = 0.067;新生儿肺活量0.09升,比顺应性为 0.006 / 0.09 = 0.067;由此看来用比顺应性判断肺的弹性阻力的大小更有可比性。

E/A比值常用来反映心脏的舒张功能。

脉冲波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表现为窄频带中空图形,正常二尖瓣口血流频谱为双峰型窄频带中空的频谱,由于血流在常用断面上均朝向探头,故其频谱为正向,占据心室舒张期。

E峰为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速;A峰为心房收缩期之最大速度,表明心房收缩对二尖瓣流量之影响。正常时通过房室瓣的大部分血流在舒张早期进入心室,E峰明显高于A峰,即E/A>1;当A峰增大时,即E/A<1,是心室主动松弛功能减低的表现。

扩展资料

评定心脏收缩功能常用的指标有每搏量(SV)、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其中评定心脏收缩功能最常用的指标是射血分数。

每搏量是心脏每次搏动由一侧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约为60~80毫升,运动员安静时由于心动过缓,每搏量可稍大,但由于残余血量增多,每搏量也可不大或稍小。

心输出量是左或右心室每分钟泵出的血液量,即心率与每搏出量的乘积。如心率以75次/分钟计算,则心排出量在男性为5~6L,女性略低些。心排出量随着机体代谢和活动情况而变化。在肌肉运动、情绪激动、怀孕等情况下,心输出量均增加。

心脏指数是将由心脏泵出的血容量(升/分钟)除以体表面积(平方米)得出的数值。进而可以将体型大小不一的患者进行直接比较。中等身材的成年人体表面积约为1.6~1.7(平方米),安静和空腹情况下心输出量约5~6L/min,故心指数约为3.0~3.5L/(min·平方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脏彩超正常值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1149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