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的简介有哪些?

宝宝妈妈2023-09-07  83

百部又名百条根、闹虱药。其性味甘苦微温、有毒。有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的功效。主治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痒症。

【毒理】

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大剂量可降低呼吸中枢兴奋性,甚至造成呼吸中枢麻痹。

【诊断要点】

1.病史超量服用史。

2.临床表现超量中毒后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头昏、头痛、面色苍白、呼吸困难。严重中毒可引起呼吸中枢麻痹致死。

【急救治疗及预防】

(1)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硫酸钠导泻。

(2)给呼吸中枢兴奋剂,如回苏灵,每次8mg,肌肉注射;或8~16m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注射。

(3)给氧,必要时行人工呼吸、气管插管等。

(4)静脉输液。

(5)对症治疗。

(6)半边莲治疗,剂量15g,水煎服。

(7)预防用量为3~9g。外用适量。

【别名】百条根、百部草、闹虱药、药虱药

【简介】本品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 (Miq.) Miq.、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 (Bl.) Miq. 或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sa Lour. 的干燥块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无白心,取出,晒干。

【制法】

百部: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本品呈不规则厚片、或不规则条形斜片;表面灰白色、棕黄色,有深纵皱纹;切面灰白色、淡黄棕色或黄白色,角质样;皮部较厚、中柱扁缩。质韧软。气微、味甘、苦。

蜜百部:取百部片,照蜜炙法(附录Ⅱ D)炒至不粘手。每100kg百部,用炼蜜12.5kg。本品形同百部片,表面棕黄色或褐棕色、略带焦斑,稍有黏性。味甜。

【性状】

直立百部:呈纺锤形,上端较细长,皱缩弯曲,长 5~12cm,直径0.5~1cm 。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不规则深纵沟,间或有横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角质样,淡黄棕色或黄白色,皮部较宽,中柱扁缩。气微,味甘、苦。

蔓生百部:两端稍狭细,表面多不规则皱褶及横皱纹。

对叶百部:呈长纺锤形或长条形,长 8~24cm,直径0.8~2cm 。表面浅黄棕色至灰棕色,具浅纵皱纹或不规则纵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至暗棕色,中柱较大,髓部类白色。

【性味与归经】甘、苦,微温。归肺经。有小毒。

【功能与主治】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痒。蜜百部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劳嗽。

【用法与用量】3~9g。外用适量,水煎或酒浸。

古籍论述

《抱朴子》:“治咳及杀虫。”

《本草经集注》:“火炙,酒渍饮之,疗咳嗽,亦主去虱。”

《药性论》:“治肺家热,上气咳逆,主润益肺。”

《日华子》:“治疳、蛔及传尸骨蒸劳,杀蛔虫、寸白、蛲虫。”

古代临床应用

用于咳嗽。如《小儿药证直诀》百部丸。

用于诸虫病。

《本草述》:“以此治暴嗽者,宜于肺气素虚之人,而随分寒热,有以佐之,如寒则生姜,热则和蜜。”

《本草新编》:“倘痨病有传尸之虫,须用地骨皮、沙参、骨皮、熟地、山萸共用为妙。”

《得宜本草》:“得生姜,治经年寒嗽。”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百部含百部碱。

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体外抗菌试验表明,百部乙醇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炭疽杆菌、肺炎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鼠疫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和人型结核杆菌有抗菌作用。

2、抗寄生虫作用

3、杀昆虫作用

4、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百日咳

2、治疗肺结核

3、治疗慢性气管炎

4、治疗蛲虫病

百部

为百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直立百部,对叶百部药材,蔓生百部的块根。

直立百部药材 块根纺锤形,上端较细长,皱缩弯曲,长5~12cm,直径0.5~1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不规则深纵沟及细皱纹,断面平坦,淡黄棕色或黄白色,皮部较宽,中柱扁缩。质脆。气微,味甘、苦。

对叶百部药材 块根较粗大,长10~26cm,直径1~2cm;表面淡灰黄色,纵皱纹较浅;质较坚实;味苦。

蔓生百部药材 根与直立百部类同,两端稍狭细,表面淡灰白色,多不规则皱褶及横皱纹;味较苦。

饮片 呈不规则类圆形厚片,切面黄白至暗棕色,平坦,角质样,有光泽,中柱扁缩,周边黄白至灰棕色,有深皱纹,质脆,气微,味甘微苦。饮片还用蜜炙百部。

性味归经 甘,苦,微温。归肺经。

功效应用

1,润肺止咳:用于新久咳嗽,如:外感风寒咳嗽;小儿肺寒咳嗽;肺热咳嗽;气阴不足久咳;以及百日咳、肺结核咳嗽。

2,灭虱杀虫:单味水煎外用,可治头虱,体虱及疥癣。煎水内服还可治蛔虫,绕虫。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1142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