痂是什么意思

宝宝妈妈2023-09-06  46

伤口或疮口表面上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凝结而成的块状物,伤口或疮口痊愈后自行脱落:腿上的伤口结痂了。

痂的形成情况与皮损渗出物有关。渗出物较稀薄时形成菲薄而带韧性的痂,见于某些湿疹样皮炎;较稠厚并含有细菌、真菌、细胞碎屑等,形成较厚而脆的痂,易脱落,如黄癣痂;较多且黏稠,可堆积成层,形成显著高于皮肤表面的牡蛎壳样痂,见于晚期梅毒或晚期雅司病。

痂脱落后,若损害炎症继续发生,则会继续结痂,若炎症逐渐消退,只产生鳞屑,甚至恢复正常。浆液性分泌物干涸后形成黄绿色痂,血性分泌物干涸后形成红黑色痂,脓性分泌物干涸后形成黄绿色痂。焦痂是一片失去生机的棕色或黑色干燥组织,会自然脱落。

痂通常在伤口处出现,它的主要成分其实是伤口内破损血管内流出的血液,以及伤口处渗出液中的物质凝结成块,附着于伤口表面称之为痂。如果伤口较干燥且无炎症,很快就会结痂,起着保护伤口的作用。痂通常在1-2周会自然脱落。

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两步:

1、伤口处的肉芽组织增生,伤口处的肉芽组织从伤口的侧面和底面长出,用以填平伤口。

2、填平伤口后纤维细胞会产生大量的胶原纤维,进一步包裹皮下的肉芽组织,大量的纤维形成从而出现了伤口处的瘢痕。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损伤的地方有较多毛囊和汗腺,则不能完全再生。

血小板。

痂就是皮肤粘膜出血之后,在人体内的凝血因子作用下,经历几分钟后,在皮肤粘膜表面自己生成的血液凝固块,帮助止血和皮肤粘膜的恢复,主要成分也就是血小板。

痂皮指伤口或疮口表面上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凝结而成的块状物,伤口或疮口痊愈后自行脱落。

扩展资料:

痂呈黑红色,对伤口有保护作用,伤口或疮口痊愈后血痂自行脱落,强行掰落可能会导致流血,痊愈后可能留下瘢痕。尿囊素可保护伤口结痂,不致于抓痒,又可帮助脱痂。

血痂是由于血管破裂,皮肤黏膜出血后凝固的外观。

常见疾病:

1、夏季皮炎

季节性浅红斑片、疱疹、丘疹、瘙痒、血痂等。

2、体虱

风团、皮肤瘙痒、丘疹、血痂等。

3、曲霉病

鼻分泌物增多、鼻塞、充血、盗汗、低热、恶心、霉味血痂样块状物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血痂

血痂是指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凝结而成的块状物。

对伤口具有保护作用,伤口好后它会自行脱落,期间不要用手去撕掉,以免流血导致日后留下疤痕。要注意伤口卫生,避免发生感染。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1140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