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舟的发明
中国是世界上造船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广泛使用了独木舟和筏,并以其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走向海洋,为我国的航海业奠定了基础。据考证,筏、龙舟、船为第一种水上运载工具。这是我国东南部的百越人发明的。
数千年来,中国人经历了筏、独木舟、木板船、龙舟桨船、木帆船、轮船,螺旋桨到钢质现代船的发展历程,千姿百态的船型、结构、帆装、推进动力反映了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多元化。
在中国古代的诸多船舶中,最有影响的是汉代的楼船,隋朝的大龙舟和明朝的郑和宝船。
公元640年,隋炀帝杨广为了要到扬州一游,命官吏督造龙舟及杂船数十艘。杨广乘坐的大龙舟,高45尺,长200尺,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120个房间,全部用金玉装饰,还有高三层的龙舟九艘。大龙舟高数层,船体要用很多大木料,木料的长度有限,这就要求把许多较小较短的木料连结起来,同时,船体的骨架与板之间,船体与上层建筑物之间的连结技术要求很高,连结不好就不坚固,所以在龙舟的结构强度中,连结是极重要的。隋代大龙舟的连结方法是采用榫接结合铁钉钉连。用铁钉比用木钉、竹钉连结要坚固牢靠多了。隋代已广泛采用了这种先进的方法。
唐宋时期为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时期,我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自此进入了成熟时期。秦汉时期出现的造船技术,如船尾舵、高效率推进工具橹以及风帆的有效利用等等,到了这个时期得到了充分发展和进一步的完善,而且创造了许多更加先进的造船技术。隋朝是这一时期的开端,虽然时间不长,但造船业很发达,甚至建造了特大型龙舟。唐朝龙舟船已采用了先进的钉接榫合的联接工艺,使船的强度大大提高。宋朝造船修船已经开始使用船坞,这比欧洲早了500年。宋代工匠还能根据船的性能和用途的不同要求,先制造出船的模型,并进而能依据画出来的船图,再进行施工。欧洲在16世纪才出现简单的船图,落后于中国三四百年。
总之,在经过秦汉时期和唐宋时期两个发展高峰以后,明朝的造船技术和工艺又有了很大的进步,登上了我国古代造船史的顶峰。明朝造船业的伟大成就,久为世界各国所称道。
龙舟的发明是中华龙文化中龙图腾艺术的延伸,也是我国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
二、端午节赛龙舟为世界水上运动的先驱
中国古籍记载: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七月己未,“诏王播造竞渡船二十艘”。胡三省注:“自唐以耒,治竞渡船,务为轻驶,前建龙头,后竖龙尾,船之两旁,刻为龙鳞而彩绘之,谓之龙舟”。植标于中流,众船鼓楫竞进,以争锦标。凌纯声在《南洋土著与中国古代百越民族》中说:“龙船,以民族眼光观之,即越人祭水神所架之舟。”中国人传统的端午节龙舟赛为世界水上体育运动的先驱。也是龙图腾艺术的综合展示。
三、纪念屈原
据《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唐代诗人文秀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骛角黍。”后耒流传下耒的端午吃粽子、划龙舟等民俗节日。
端午赛龙舟在我国历史可谓悠久,古代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唐代大规模的龙舟赛,要有几十条龙舟参加。唐人张健封的《竟渡歌》描画了竞赛场面的精彩激烈: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龙舟赛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开展的比较普遍,已形成一年一度的“龙舟节”。现在赛龙舟,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1984年国家体委决定将龙舟赛列为比赛项目,并举办了首届 “屈原杯”龙舟赛。 体现了中华龙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