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浆中,NaH2PO4和Na2HPO4是怎么发挥缓冲作用的?

宝宝妈妈2023-09-03  88

正常人的血浆的pH值约为7.35-7.45。血浆pH值主要决定于血浆中主要的缓冲对,即NaHCO3/H2CO3的比值。通常NaHCO3/H2CO3比值为20。血浆中NaHCO3/H2CO3外,尚有其他缓冲对。在血浆中有蛋白质钠盐/蛋白质、Na2HPO4/NaH2PO4,在红细胞内尚有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钾盐/氧合血红蛋白、Na2HPO4/NaH2PO4、KH2PO4、KHCO3/H2CO3等缓冲对,都是很有效的缓冲对系统。一般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由于有这些缓冲系统的作用,对血浆pH值的影响已减至很小,特别是在肺和肾不断的排出体内过多的酸或碱的情况下,通常血浆pH值的波动范围极小。

有酸时和Na反应,有碱时和CO3-反应。

其实人体的ph值是不用特意去调节的。人体自身有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

正常人血液的ph相当稳定,保持在7.35-7.45之间,如果超出这一范围,机体的酸碱平衡将被打破,严重时可危及人的生命。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不断产生酸或碱,但事实上这些酸或碱进入血液并没有引起血液的ph发生明显的变化。

研究表明,人体血液中存在的Na2CO3-NaHCO3等体系,通过化学平衡的移动,起到稳定血液ph的作用。例如:

H2CO3=(可逆号)氢离子+碳酸氢根离子

当代谢产生的酸进入血液时,血液中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H2CO3,H2CO3进而分解产生CO2,CO2从肺部呼出,上述平衡向左移动,及时地把进入血液的氢离子从血液中除去,ph基本维持不变。这就是大量运动后人大口喘气的原因(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如果代谢产生的碱进入血液,则上述平衡向右移动,从而抑制ph的升高。而血液中增多的碳酸氢根离子可通过肾脏的调节降低其浓度。

这种能对抗少量外来酸碱或稍微的稀释而维持溶液的ph不发生明显变化的作用叫做缓冲作用,具有缓冲作用的溶液叫做缓冲溶液。除上述缓冲体系外,人体内还有“NaH2PO4-NaHPO4”缓冲体系来共同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在生理学中,电解质的主要离子有钠(Na+)、钾(K+)、钙(Ca2+)、镁(Mg2+)、氯化物(Cl−)、磷酸(HPO42−)和碳酸氢盐 (HCO3−)。电荷符号正(+)和负(-) 表明物质其实是具有离子性的,其电子的分布也并不平衡,而这正是化学离解的结果。

钠离子是细胞外液的主要电解质,约占外液阳离子总量的92%;钾离子是细胞内液的主要电解质,约占内液阳离子总量的98%。

两者都是人体中最为重要的电解质,涉及到了体液平衡和血压控制。肌肉组织和神经元都被认作是人体中的电组织。

当患者长期呕吐或腹泻时需要补充电解质。电解质的监测在厌食或食欲过盛的治疗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扩展资料:

电解质在人体中的作用及平衡调节

电解质在人体中具有重要作用。水和电解质广泛分布在细胞内外,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的功能和代谢活动,并且电解质对正常生命活动的维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体内电解质分布情况是这样的:在正常人体内,钠离子占细胞外液阳离子总量的92%,钾离子占细胞内液阳离子总量的98%左右。钠、钾离子的相对平衡,维持着整个细胞的功能和结构的完整。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可使全身各器官系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机体的物质代谢发生相应的障碍,严重时常可导致死亡。

水、电解质的平衡,受神经系统和某些激素的调节,而这种调节又主要是通过神经特别是一些激素对肾处理水和电解质的影响而得以实现的。

1、维持体液渗透压和水平衡

钠离子、氯离子是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无机盐离子。正常人体细胞内、外液渗透压基本相等,由此维持细胞内、外液水的动态平衡。

2、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体液电解质组成缓冲对调节酸碱平衡。

3、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

神经、肌肉的应激性需要体液中一定浓度和比例的电解质来维持。当钠离子、钾离子过低时,神经肌肉应激性降低,可出现四肢无力甚至麻痹;钙离子、镁离子过低时,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可出现手足抽搐。

4、维持细胞正常的物质代谢

多种无机离子作为金属酶或金属活化酶的辅助因子,在细胞水平对物质代谢进行调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解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1125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