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烹饪技法包括蒸、煮、炒、脍、炙、煎、熬、羹、炮、爆、脯、腊、醢等,多达数十种,而考古发现的各类炊具文物是中国古代烹饪文化的珍贵实证。 陶釜釜、鼎、鬲、甑等首批被发明出来的炊具,决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烹饪技法以蒸、煮为主。“釜”其实就是古代的锅。距今约1万年前的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的残夹砂红陶罐,依其所存下半腹部形状“微向内收”“似为圜底”来看,应该视为陶釜的前身。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出土的黑陶釜用手工贴塑而成,广口,鼓腹,圜底,由于在制作中掺入了稻壳及稻的茎、叶碎末等,有效地避免因干燥收缩而导致的开裂。陶釜在使用时需要用陶支脚支撑起来,支撑以后,釜底的空间可以放上柴薪点火烧饭。成语“釜底抽薪”的语义正是源于此种情境。陶釜在单独使用时比较适于煮食。商代,青铜釜开始出现,陶釜与青铜釜并用。汉代以来,随着冶铁业的发展,出现了以铁釜为代表的铁制炊具。由于铁釜具有烹饪火力强、耐火导热性能好等特点,所以铁釜很快取代了青铜釜,成为最重要的炊具。从烹饪的角度看,以铁釜为代表的铁制炊具出现后,中国的烹调技术才真正地如日中天。隋唐以后,“铁釜”之名逐渐被“铁锅”取代,并沿用至今。 陶鼎在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史上,鼎曾居于显赫地位。相传禹铸九鼎以象九州,作为传国之宝,并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周灭商后,移九鼎于镐京,并举行了隆重的“定鼎”仪式。以后朝廷铸礼仪鼎,往往把仪礼制度、法律条文铸于鼎上。作为王权之器,“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鼎鼎大名、一言九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陶鼎功能相当于釜和灶二者的结合,是新石器时代先民们最早发明使用的重要食器之一。陶鼎一般由耐火烤、不易破裂的夹砂陶制成,在炉灶尚未普遍使用以前,鼎的造型是很实用很科学的:鼓腹能容较多的水和食物原料,三足支撑鼎身,以便鼎下置火燃烧。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扁足陶鼎,鼎下的三足呈鱼鳍状,且外侧向外弧出,这种鼎足增加了鼎的稳定性,且能使鼎腹内炊煮的食物不易溢出。青铜器出现以后,铜鼎成为商周时期烹煮熟肉的主要炊煮、盛食器之一。为了增加受热面积提高热效能,鼎的腹部从早期的锅底形演变为下腹微外鼓,器形上也出现了方形鼎和马蹄形四足;鼎的立耳变成了附耳,既便于搬动也便于加盖,加盖可以加速食物的熟化,使食物保持色香味美、
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青铜炊器是古人烹制食物的炊具。大致可分为鼎、鬲、敦、甗、釜等。
(1)鼎相当于现在的锅,造型多为圆形,有三足和双耳,主要包括柱足鼎、扁足鼎、尖足鼎、马蹄鼎、四足方鼎等。商代以前多圆腹尖足,商以后多圆腹柱足,西周后期呈蹄形足,战国至汉代蹄足变短并加盖,秦汉鼎多敛口、硕腹、附耳、三短足,均有盖,盖上有三环。(2)鬲煮粥的器物,一般有三个中空足,以便于加热,口沿外倾为侈口。流行于商至春秋。(3)敦特点是盖与器各为半圆,合二为一个球体,有二环耳。分三足敦和无足敦两种,盛行于战国时期。(4)甗相当于现在的蒸锅。一般分上下两部分,上为甑,用以盛食物;下为鬲,用以装水。甑、鬲之间有一层带孔的铜片,称为箅,可透过蒸气。有独体甗,合体甗和方甗三种。
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青铜炊器是古人烹制食物的炊具。大致可分为鼎、鬲、敦、甗、釜等。(1)鼎相当于现在的锅,造型多为圆形,有三足和双耳,主要包括柱足鼎、扁足鼎、尖足鼎、马蹄鼎、四足方鼎等。商代以前多圆腹尖足,商以后多圆腹柱足,西周后期呈蹄形足,战国至汉代蹄足变短并加盖,秦汉鼎多敛口、硕腹、附耳、三短足,均有盖,盖上有三环。(2)鬲煮粥的器物,一般有三个中空足,以便于加热,口沿外倾为侈口。流行于商至春秋。(3)敦特点是盖与器各为半圆,合二为一个球体,有二环耳。分三足敦和无足敦两种,盛行于战国时期。(4)甗相当于现在的蒸锅。一般分上下两部分,上为甑,用以盛食物;下为鬲,用以装水。甑、鬲之间有一层带孔的铜片,称为箅,可透过蒸气。有独体甗,合体甗和方甗三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