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位于脑的基底部,蝶骨上窝内,与下丘脑的漏斗相连。在矢状切面上可见垂体分为两大部分,即腺垂体和神经垂体。腺垂体与神经垂体的机能完全不同,实际上是两个独立的内分泌腺。
神经垂体主要由下丘脑—垂体束的无髓神经末梢和神经垂体所组成,它不含腺体细胞,不能合成激素,只是贮存和释放由视上核、室旁核所分泌的激素。因此可把神经垂体看作是下丘脑的延伸部分,与腺垂体一起组成下丘脑垂体功能单位。根据资料表明,神经垂体可释放两种激素,即催产素和抗利尿素,后者又名加压素。催产素具有刺激乳腺和子宫的双重作用。以刺激乳腺为主,只是在分娩和哺乳时才发挥作用。加压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水和无机盐的代谢,即与肾集合管周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产生cAMP使管腔膜蛋白磷酸化,改变膜的构型,增加肾小管细胞膜的通透性,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
腺垂体分3部分,即前部、结节部和中间部。通常所说的内分泌腺的枢纽即指腺垂体。因为它所分泌的各种激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调控全身的内分泌腺的活动,在内分泌生理中占有枢纽地位,因此有“内分泌腺之王”的美称。腺垂体分泌的激素种类最多,目前已知至少有7种,即生长激素、促乳素、促黑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LH)。其中后4种激素都有各自的靶腺,并通过靶腺发挥作用,所以总称为促激素。前3种激素生理功能分别是:生长激素主要促进生长发育。这是因为它能促进蛋白质的台成,增强钠、钾、钙、磷、硫等重要元素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软骨和骨的生长,同时通过抑制糖的消耗,加速脂肪分解,使能量来源由糖代谢转向脂肪代谢,有利于机体的生长和修复过程。促乳素主要促进乳腺发育生长,引起并维持泌乳,还对卵巢、胎儿发育和胎儿生长以及应激性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促黑激素促使皮肤黑色细胞素合成色素,使皮肤颜色加深。可见,这3种激素是不通过靶腺来调节机体的生长、乳腺发育等活动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腺垂体并不独立指挥其他腺体,而是通过垂体门脉系统,即下丘脑调节腺垂体分泌的神经-体液途径,而调节的。其调节的方式为:由结节-垂体束神经细胞的胞体所制造的释放激素或抑制激素,沿该束神经轴突的胞浆流至正中隆起处的神经末梢,在此分泌并弥散入垂体门脉的第一级毛细血管丛,再沿垂体门脉运送到腺垂体。由二级毛细血管丛弥散至垂体细胞,从而调节腺垂体促激素的分泌。例如下丘脑分泌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生长激素能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近年来还发现,垂体门脉系中的血液不仅由下丘脑流向腺垂体,还可逆向流动。说明垂体激素也能作用于下丘脑,即反馈调节。因此,现在看来内分泌之王的桂冠应属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所有。目前巳知下丘脑分泌的促垂体激素共达10种,它们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促卵泡激素释放因子。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生长激素释放因子、促激素释放因子、促激素释放抑制因子、促黑激素释放因子、促黑激素抑制因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从上可知,垂体是人体内最主要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种类繁多,作用广泛,并能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所以有内分泌腺之王的美称。
最重要的是脑垂体,当然其他的也很重要。人体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甲状旁腺、胸腺和性腺。
垂体悬垂于脑的底部,所以也叫做脑垂体或脑下垂体。它呈卵圆形,大小如豌豆,由一短柄与丘脑下部(也叫下丘脑)相连。垂体可以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腺垂体是腺体组织,而神经垂体是神经组织。
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催乳素等。生长激素直接作用于组织细胞,可以增加细胞的体积和数量,促进人体的生长。
腺垂体还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这些激素总称为促激素。促激素一方面调节相应腺体内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另一方面还维持相应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因为腺垂体具有调节、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作用,所以,过去有些人曾将它叫做内分泌腺之王。近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腺垂体并不是独立指挥其他腺体的,它是在下丘脑中神经分泌细胞所分泌的各种促垂体激素的控制下进行活动的。具体地说,下丘脑前部的某些神经细胞分泌的多种激素(统称为神经激素)被运送到腺垂体后,可以分别促进或抑制某种腺垂体激素的分泌。例如,下丘脑分泌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生长激素抑制激素能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因此,现在看来,内分泌腺之王的桂冠应该属于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所有。
综上所述,垂体是人体内最主要的内分泌器官,结构复杂,分泌的激素种类多,作用广泛,并且能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