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在抽血时容易引起溶血的原因主要为:
①将血从注射器中推到试管中,红细胞受外力而溶血
②采血时定位进针不准针尖在静
脉中探来探去,造成血肿和血样溶血
③与抗凝剂混匀时,试管用力过猛或运输时动作过大
④相对试管中的抗凝剂来说采血量不足,由于渗透压的改变发生溶血
⑤静脉穿刺处用酒精消毒,酒精未干即开始采血,可以发生溶血
⑥注射器和针头连接不紧,采血时空气进入,产生泡沫,发生溶血
⑦皮肤穿刺时,为增加血流而挤压穿刺部位或从皮肤上直接吸血,都可以造成溶血。
其次,血液标本采取后尽可能早的使血清自然分离出来,一般应于采血后室温放置30~60 min内分离血清标本离心前应自行凝集,不用器物等剥离血块标本离心控制在 1 000~1 200 r/min,离心5~10 min血液不可存放于冰箱冷冻室,避免融化后引起溶血血液放置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消毒液或其他物质滴入标本,溶血将影响检验结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溶血标本应要求重新采集,以便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另外,目前各大医院都逐渐应用真空管进行采血,这也尽可能地减少了标本溶血的机会。另一方面,从方法学上克服和减少溶血的影响也是重要的,对于溶血后血红蛋白对光度比色的影响可通过设置样品空白等措施加以克服,以提高临床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生化项目的影响分析:
1、离子测定:红细胞内的`K离子浓度显著高于血清中K离子浓度,红细胞内的Na离子浓度明显低于血清中Na离子浓度。溶血使K、Cl、Ca的测定结果增高,Na、P、Mg的测定结果降低。溶血时K↑,因红细胞内钾浓度为细胞外钾的20倍左右。
2、Glu测定:溶血时Glu的测定结果与溶血程度呈负相关,使Glu的测定结果降低。
3、肾功能测定:溶血对肾功能BUN、Crea和Urea的测定结果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4、酶类测定:ALT↑AST↑显著, 谷丙转氨酶细胞内比细胞外高7倍左右,谷草转氨酶细胞内比细胞外高15倍左右CK、CK-MB的测定结果增高不显著,因红细胞中缺乏肌酸激酶、单胺氧化酶等,即使严重溶血也不致引起血清中这些酶活力的升高LDH↑,因红细胞内乳酸脱氢酶及同功酶为细胞外的150倍左右GGT的测定无影响。
5、蛋白质测定:溶血使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进入血清中,TP↑显著,ALB的测定无影响。
6、血脂测定:溶血对血脂的测定结果影响无显著性意义。
7、溶血会使总胆红素或直接胆红素测定结果偏低甚至出现负值。
溶血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称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溶血一般可由多种理化因素和毒素引起。下面就由我告诉大家血标本发生溶血的原因吧!
血标本发生溶血的原因
1、抽血困难: ① 病人由于严重脱水、休克、恶液质等原因造成末梢循环差,血管不充盈。采集血标本时,操作者多将止血带扎得时间过长,并用力拍打拟穿刺部位,穿刺后往往流血不畅而挤压穿刺点周围。这些机械因素可造成溶血。 ② 采血时由于患者紧张导致血流不畅,抽血时间过长,血标本中混有泡沫,标本放置一段时间后泡沫部分迅速干燥,造成血细胞破坏而溶血。
2、操作不当: ① 采血标本时,未使用采血针头,而使用了一次性注射器。 由于塑料注射器发涩不好徐徐抽动,而用力抽吸,血液靠负压进入注射器,往往使标本中混入泡沫而造成溶血。 ②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血标本后操作者未按操作规程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而由于向真空采血管注入时用力过大、速度过快造成血细胞破坏而溶血。 ③ 血标本注入试管后由于受到过度晃荡造成血细胞破坏而溶血。 ④ 采血标本时,直接在输液处针头抽取,由于血液中混有药液而造成溶血。 ⑤ 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与针栓衔接不紧,抽血时,产生气泡。 ⑥ 采血部位用碘伏消毒时,在碘伏未干的情况下就进行穿刺,标本容易发生溶血[2]。
3、抽血器具不合格: ①抽血器具均为一次性塑料制品,是由高分子材料、增塑剂、稳定剂等组成,不合格的塑料制品会因聚合不完全而具有毒性,可以造成溶血。 ② 使用玻璃试管时由于试管不干燥或不清洁可造成溶血。
4、存放不当: ① 血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检,放置时间过长,可造成溶血。 ② 冬天血标本采集后放置在窗口处,因温度太低而冻结。
血标本发生溶血的对策1、 因末梢循环差而导致抽血困难时,扎止血带时间不要过长,更不要反复拍打穿刺部位。 可将肢体下垂片刻,扎上止血带后再握拳,仍抽血不畅,可松开止血带片刻再扎上止血带。必要时,更换穿刺部位,可用热敷的 方法 ,对要穿刺的部位热敷片刻,再行抽血。
2、 如确实无法抽取合格标本时,应将抽取的带泡沫的血标本立即送检。
3、 采血标本时,应选用专用一次性采血针头及含负压的一次性密闭塑料试管,真空采血可 缩短采血时间,避免血流不畅。
4、 对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取的血标本,应检查注射器是否漏气,针头与针栓是否衔接。抽 血时应徐徐转动抽动针栓,向试管中注血时要沿着试管壁徐徐注入。
5、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抽取血标本,避免在输液处针头抽取血标本。
6、 严格把好采血器具质量关,避免使用不合格试管。
7、 妥善放置采集的血标本,避免标本受冻或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污染而溶血。严禁全血冷 冻保存,以免造成溶血。
8、 抽取的血标本要由专门人员及时送检,避免家属送检血标本,以免血标本剧烈震荡而溶 血。
9、 创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采血环境,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告知患者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
治疗溶血病的方法一、新生宝宝刚出生时就要做好各项工作
a.分娩时,就要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准备。
b.胎儿娩出立即断脐,减少抗体进入宝宝体内。
c.保留脐带,以备严重溶血病患儿换血用。
二、对小宝宝的治疗
ABO溶血病患儿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贫血。临床症状轻重差别很大,轻者常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相似,严重者可有明显的症状。新生儿出生后要严密观察黄疸出现时间,一般第2~3天,严重者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并要注意黄疸加深速度,如胆红素浓度过高,不及时处理可引起胆红素脑病,以后影响智力,所以ABO溶血病要及早治疗。
a.光照疗法
光照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黄疸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它的优点是退黄疸快,副作用少,皮肤黄疸接受光照后胆红素可分解成水溶性,从肠道、尿中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中胆红素浓度,可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副作用:光照疗法时有的宝宝可出现一过性皮疹,大便次数增多等轻微的副作用,这些症状不需要处理,停光照后可自愈。
b.药物治疗
黄疸较严重者可反复多次光照疗法,同时加用药物治疗。可用抑制抗原反应的药物以减少继续溶血,活跃肝细胞酶系统,可加速胆红素代谢和排泄或阻止胆红素在肠道的再吸收及中药利胆退黄。
C.补充铁剂或输血
绝大多数ABO溶血病的宝宝不需要换血,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新生儿ABO溶血病常同时伴有贫血,其程度与溶血程度一致。轻度溶血者常贫血较轻,严重溶血病患儿可有较重的贫血,可根据贫血程度给予补充铁剂或输血等相应的治疗。
减少溶血病发生的方法⒈有可能怀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妈妈,如在孕前被查出血型抗体效价高者可在孕前先进行中药治疗来降低抗体,预防怀孕后宝宝患ABO溶血病。
⒉孕后定期查抗体效价,第一次孕16周开始查抗体,第二次孕28~30周,以后2~4周查一次,自抗体效价增高时开始予孕妇口服中药,每日一剂至分娩。
⒊孕期诊断为血型不合溶血病者,在24、30、33周各进行10天的综合治疗,以提高胎儿抵抗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