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指肺炎发展到一定程度,未及时控制及治疗,或者抵抗力差,导致疾病发展速度快,进而引起严重感染,导致多器官衰竭,危及生命的一类疾病。具体原因如下:1、传染性因素:如2003年流行的非典、2013流行的禽流感,均有一定传染性,即人群普遍易感性。普通人处于此传染性环境之下,或接触此类疾病患者,很容易被传染、患病;2、个人抵抗力差:感冒、劳累、休息不当、着凉,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病毒、细菌等,引发肺炎。
一、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一、重症肺炎诊断标准
(1)主要标准:
①需要有创机械通气;②感染性休克需要血管收缩剂治疗。
(2)次要标准:
①呼吸频率≥30次/分;②氧合指数(PaO2/FiO2)≤250;③多肺叶浸润;④意识障碍/定向障碍;⑤氮质血症(BUN≥20mg/dl);⑥血细胞减少(WBC<4.0×109/L)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⑦血小板减少(血小板<10.0×109/L);⑧低体温(T<36℃);⑨低血压,需要强力的液体复苏。
符合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以上者可诊断为重症肺炎,考虑收入ICU治疗。
二、重症肺炎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1、一般治疗:
平卧、吸氧、注意保暧。
2、抗菌治疗:
应以早期、广谱和有效为原则。病原菌未确定前,可选用派拉西林(氧哌嗪青霉素)、替门汀(替卡西林加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进行治疗(参见细菌性肺炎)。获得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后再调整抗菌药物。
3、抗休克治疗:
无肾功能不全者,根据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尿量可快速输液800-1000ml待血压回升,尿量>30ml/h后减慢输液速度,24小时补液量可达3000-4000ml,液体选择以晶体液(生理盐水、5%糖盐水、平衡盐)为主,必要时可适当补充胶体溶液如白蛋白、全血等。常用者为低分子左旋糖酸24小时最多不超过100ml。在补充血容量基础上酌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间羟胺或东莨菪碱等。
二、重症肺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重症肺炎的病因
主要病因: 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
是由于细菌性肺炎时的毒血症引起以微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重症肺炎,病原体多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多见于年长体弱儿。
二、重症肺炎一般护理
病情较轻者可稳定后在家中治疗。密切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热者多饮水,体温39度以上用50%~75%酒精擦浴,或冰袋降温。如痰不易咳出,雾化吸入,或轻拍背部排痰。方法是五指并拢屈曲成空拳,从病人背底部开始渐渐向上轻叩击,反复多次轻叩,如痰多者应让病人取头低脚高位,或垫高患者床脚取俯卧位,促使痰液引流排出。病情稳定后可服中成药,如川贝枇杷露,养阴清肺膏等。
三、检查:
1、X线胸片,肺部有炎性浸润阴影(应避免搬动宜床旁拍片)。
2、病原学检查:应尽快做痰涂片和培养,明确致病菌。
3、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多增高,可有核左移。
4、血气分析PaO2,PH值,标准碳酸氢盐(SB)实际碳酸氢盐(AB)可降低,血清乳酸可增高呈代谢性酸中毒;重症可有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的损害。
三、重症肺炎有什么饮食禁
一、饮食适宜:1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2宜吃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3宜吃增强人体免疫力的食物。
二、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
荷兰豆。具有抗菌消炎,增强新陈代谢的功效,对炎症疾病的患者具有促进恢复的作用,有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每天100-200克为宜。
冬瓜。冬瓜是属于膳食纤维类食物,容易被肠道粘膜的吸收,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有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每天200-300克为宜。
乌鱼汤。乌鱼富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营养物质,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有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每天200-300克炖汤喝为宜。
三、饮食禁忌:1忌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2忌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年糕、粽子、糯米饭;3忌吃容易上火的食物;如油条、麻花。
四、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
花椒。花椒是属于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刺激导致炎症部位充血,水肿,加重患者的病情,不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宜吃清淡的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糯米饭。糯米饭是属于比较难消化的食物,容易刺激导致肠道蠕动减慢,腹部胀满,不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宜吃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麻花。麻花是属于比较容易上火的食物,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下降,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宜吃清淡的食物。
四、重症肺炎有什么症状
重症肺炎症状有哪些?
典型症状: 呼吸急促、干咳,低血压、外周循环衰竭、四肢厥冷、口唇或指端发绀等
相关症状: 发绀 面色苍白 意识模糊 嗜睡 脉搏细速 心脏压塞征象 冷汗 无尿 血压下降
临床表现主要有肺部感染和休克的表现,休克常在24小时内发生,多数患儿有咳嗽,咳痰,全身不适,肺部体征多不典型,1~3天内,尤其在24小时内,突然出现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脉搏细速,口唇及肢体发绀,尿少或无尿,意识模糊,烦躁或嗜睡,甚至昏迷。休克型肺炎的早期症状:主要有肺部感染和休克的表现,休克常在24小时内发生。多数患儿有咳嗽、咳痰、全身不适,肺部体征多不典型。1~3天内,尤其在24小时内,突然出现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脉搏细速、口唇及肢体发绀,尿少或无尿,意识模糊,烦躁或嗜睡,甚至昏迷。
儿童呼吸有点困难,拍片子肺是好的,还需要看什么科?体检套餐里,通常都包含X光、CT、B超等等,有的人觉得拍片子有辐射,会致癌,往往没症状都不愿意做这个检查。殊不知影像学检查不但致癌风险极低,还能更早地发现和预防癌症。
美国医学物理师协会认为,影像学检查的单次剂量在50毫西弗以下时,都可以认为是安全的。而拍摄一张X线胸片一般仅有0.05毫西弗,一次CT检查则大约为5-10毫西弗,低剂量螺旋CT筛查仅有普通CT的大约1/10,也就是0.61—1.50毫西弗。因此,目前各种CT等电离辐射检查手段的实际剂量都远低于限值。
美国国家肺癌筛查试验(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NLST)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与X线胸片相比,采用低剂量螺旋CT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可使肺癌死亡率下降20%。
体检的常用影像手段包括B超(甲状腺、腹部、妇科)、低剂量螺旋CT(肺)、内镜(食管、胃、结直肠)、X线钼靶检查(乳腺)、MRI(不作为常规应用,疑诊脑、肝、脊柱或肝炎肝硬化等高风险者,作为其他初级手段诊断不清时的候选)等。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唐磊教授建议网友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防癌体检套餐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是可以预防或早期发现癌症的。
唐磊介绍,影响诊断前病史的询问很重要。影像诊断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就像侦探断案,遇到疑难病例时需要综合各方面蛛丝马迹进行推理。影像医生的本质是诊断医生,是为下一步临床治疗提供精准诊断信息的,而且影像学存在“异病同征“、”同病异征”的情况,经常需要结合尽可能多的临床资料。就像只给福尔摩斯看一具尸体是找不出凶手的,还需要结合周围的环境等多方面特点和信息。
然而,唐磊表示,拍完片子也并不能确诊癌症。影像看的是影,属于大体形态学变化,无法看到细胞水平。所以就像警察,有些时候抓住病变,但也只能作为“犯罪嫌疑人”。最后的定罪量刑,还要靠法官——病理学的诊断来明确。
另外,影像检查不仅对早期发现癌症有帮助,对癌症治疗也具有指导意义。现代医学发展迅速,许多新药包括靶向或免疫治疗的药物,尽管疗效显著,在少数患者中有可能引起肿瘤短期内迅速耐药进展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影像学发挥监督作用,尽早发现肿瘤耐药进展时间点,及时换用更加有效的后线药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