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异常可以使患儿出现轻度至重度的听力问题(ABR 在 40-90dBnHL 之间),如果没有进行很好的鉴别,当ABR 气导阈值为 90dBnHL 时,往往被错判为感音神经性聋。中耳积液较明显时,ABR 阈值可明显升高,高于一般传导性聋的阈值。在鉴别是否患有中耳问题时,1000Hz 鼓室声导抗对 6 个月以内婴儿的中耳炎及病变诊断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如果确诊为因为中耳积液导致筛查未通过,建议观察 3 个月,如果听力未见好转,可以适当使用促排剂。随着中耳积液的吸收,大部分患儿听力可转变为正常,这种情况属于“阳转阴”,不属于永久性听力损失。
2 迟发性听力问题
迟发性听力问题可以有以下常见几种情况:1.听力筛查通过,长大一些由于不会说话或者说话不清,被家长或老师发现;2.初次听力诊断时双侧听力损失很轻,由于没有定期复查,听力损失加重长大后才发现。3.单侧听力损失发展为双侧听力损失,由于说话不清才发现。以上几种情况最常见的就是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且线粒体 12SrRNA基因 A1555G 和 1494T 突变可导致出生时不表现听力损失,出生后出现迟发性听力损失。以及近年来研究发现,GJB2基因突变新生儿部分可通过标准的新生儿听力筛查,但随后出现迟发性听力损失,其发病年龄从 6-8 个月至 20 岁,因此更要引起注意。
原因很多原因一:外耳道内的残留物
因为长时间泡在羊水里,宝宝刚出生时虽然会即时洗澡,但外耳道内难免会残存一部分羊水、胎脂、胎性残积物,这些分泌物的残存会使耳声发射的传入刺激声和传出反应信号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导致耳声发射引出信号的减弱或消失,引起假性“听障”。
原因二:中耳腔积液
相对于外耳道内的残留物而言,新生宝宝中耳腔内积液对筛查造成的干扰更为严重。如果宝宝的中耳腔内残存有积液,那么无论宝宝自身的耳蜗功能是否正常,听力筛查的结果都会显示为异常。
不过不用担心,中耳腔内积液会慢慢吸收,因而倘若初筛和42天的复筛都没过,3个月后的听力诊断性检查时,也会随着积液吸收干净而恢复正常,只是这种“阳转阴”的现象会让家长揪心一段时日。
原因三:不安分的宝宝
通常,宝宝做听力筛查的时候,都会被医生要求“睡过去”。这当然不是因为听筛必须要在睡眠状态下进行,而是由于宝宝睡着了更“听话”。
刚出生的宝宝多动,情绪容易烦躁,清醒状体下,往他耳朵里塞东西会让他瞬间“发飙”,这时的测试结果也往往会出现假阳性,所以,先将孩子哄睡后再做筛查最保险。
原因四:鼻塞、喉鸣、呼吸重
宝宝感冒了,鼻塞、流鼻涕、咳嗽、呼吸不畅……宝妈们也许还记得,我们之前曾经说过一个关于通过治疗鼻炎缓解听力下降的案例,说明鼻与耳的息息相关。听力筛查也如是。
当孩子出现感冒症状,呼吸受阻时,听力筛查也会受到影响,出现假阳性。这时候最好等感冒好了再查
原因五:操作不规范
当然,如果医生在进行听力筛查时操作不当或不规范,比如,耳塞没有完全插入宝宝的外耳道、耳塞的插头与导线之间出现断线等,也会影响听筛结果。同时,如果测试环境不符合标准,比如周围的噪音比较大,也会造成听筛结果失真。
新生儿听力测试不过关有可能是在孕期宝宝未发育好,也有可能是耳朵里还有羊水所以未能通过,这个时候不能明确判断宝宝是否有听力损失 ,一般来说如果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会建议42天的时候复查,然后依次是三个月,半年,其中只要有一次通过就说明宝宝听力没有问题,如果半年的时候听力筛查依旧没有过,基本可以判断宝宝是有听力问题的, 这个时候会建议做脑干诱发电位和多频稳态,通过这些客户检查来判断宝宝听力损失的程度,及时选配合适的助听器,进行语言训练,宝宝长大后可以和普通小孩一样学习生活工作。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