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瘤性息肉是息肉病的一种,息肉在消化系统常见于结肠和直肠。不论是直肠息肉,还是结肠息肉,在临床上根据病理分型,一般分为四种:第一类,炎性息肉;第二类,腺瘤性息肉;第三类,绒毛膜性息肉;第四类,绒毛膜腺瘤混合性息肉。这几种息肉在临床上很难鉴别,单纯从临床症状上无法作出鉴别,在结肠镜下通过肉眼也很难鉴别是哪一种息肉。所说的腺瘤性息肉的诊断都是依靠病理进行诊断,也就是结肠镜,把息肉切下来以后送到病理科进行检查、检验,由病理科通过显微镜可以确定是炎性、腺瘤性、绒毛膜的息肉。腺瘤性息肉的恶变率比较高,绒毛膜性息肉恶变率也比较高,就是很容易变成恶性肿瘤,也就是癌症,所以一旦发现腺瘤性息肉,不论大小都要彻底的切除。
什么是结肠腺瘤结肠腺瘤是结肠息肉的一种,结肠息肉可以分为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等。腺瘤性息肉或者结肠腺瘤有较大的可能性会变为结肠癌,因此如果肠镜发现或者活检明确是结肠腺瘤,最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肠镜下切除腺瘤。
如果结肠腺瘤比较大,肠镜下切除困难,可能需要通过腹腔镜甚至开腹进行局部的肠段切除。通过手术切除之后,才能够阻断腺瘤的癌变,换句话说,如果结肠腺瘤给它足够的时间,应该接近百分百会癌变。
因此结肠腺瘤本身倒不可怕,重点是能够早期的发现并能及时的切除,才可能阻断癌变的过程。总之一句话,如果发现结肠腺瘤不要拖延,及时的内镜下或者通过手术切除,服用药物对结肠腺瘤没有作用。
结肠腺瘤症状结肠腺瘤常有家族史,是一种癌前病变。结肠腺瘤引起的症状与腺瘤的大小、腺瘤的位置以及腺瘤表面是否充血糜烂、破溃出血、感染、癌变等有关系。
腺瘤小,无出血感染癌变,可以没有任何症状;腺瘤大,出血、感染、梗阻癌变时,患者可以表现为腹痛、腹胀、粘液便或者粘液脓血便、低热,乏力,贫血、消瘦、里急后重等临床症状。故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需高度重视,及时完善肠镜、腹部CT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结肠腺瘤的治疗方法要根据腺瘤的大小、分期、瘤体的位置、良恶性,是否侵犯周围的组织来进行治疗。对于早期瘤体很小,经病检分析为良性,而且没有侵犯到瘤体周围的组织细胞的结肠腺瘤,可以采用在内镜下或者是局部腔镜下微创进行治疗,电烧或者是局部切除瘤体,应用全身性的抗生素来进行消炎处理。
对于中期瘤体比较大,良性,没有侵犯周围组织的腺瘤,可以采用手术切开或者是腹腔镜下切除治疗,并手术后应用消炎药,比如黄连素等进行处理。而对于于晚期,恶性,瘤体比较大,已经侵犯周围的细胞组织,并出现全身性恶化的病人,一是要根据病人的装况进行瘤体切除,二是坚持手术后的化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