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肠息肉一般没有临床症状,即使有,症状也没有特异性,因此,肠息肉的确诊主要依赖特殊的器械检查。临床常用的有各种消化道内镜、X 线消化道造影、CT 扫描等等。
(1)电子结肠镜。这是对结肠息肉最主要的检查方法,事实上大部分结肠息肉是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偶然发现的。结肠镜从肛门置入,可以检查全部结肠以及终末端的小肠(末端回肠)。在结肠镜下,可以清晰地观察肠道的黏膜面,对隆起的息肉非常敏感,小到几个毫米的息肉都能够发现。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生不仅可以发现结肠息肉,而且可以在发现息肉时对息肉的类型进行初步判断。对于结肠息肉,最重要的是鉴别具有癌变倾向的腺瘤性息肉和不会癌变的非腺瘤性息肉。日本医生工藤提出了结肠息肉分型方法,已经广泛应用到临床。根据这种分型,在染色内镜、放大内镜等先进技术的帮助下,医生已经可以通过内镜比较准确的判断息肉的类型,从而给以相应的治疗。在结肠镜下,可以通过活检确诊息肉的病理性质。结肠镜检查不仅可以诊断息肉,而且是治疗息肉的重要手段。
(2)胶囊内镜和小肠镜。小肠息肉非常罕见,常常因为腹痛或便血等症状在进行胶囊内镜或者小肠镜检查中发现。胶囊内镜是受检者通过口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进行肠道检查的方法,主要用来诊断小肠疾病。胶囊内镜检查患者无痛苦,对大部分患者都可以完成全部小肠黏膜的观察,对于小肠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小肠镜与结肠镜类似,可以观察小肠黏膜,并且可以对病变部位进行活检,确定诊断。
(3)X 线消化道造影。指用硫酸钡作为造影剂,在X 线照射下显示消化道有无病变的一种检查方法,主要有消化道钡餐检查和钡灌肠两种方法。消化道钡餐检查时患者口服硫酸钡,主要用来检查食管、胃和小肠,钡灌肠时医生把硫酸钡从肛门灌入,主要用来检查结肠。X 线检查仅仅能够发现一部分比较大的息肉。但相对消化内镜检查,优点是安全、并发症少,而且患者因检查带来的不适比较轻微。
(4)其他。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还出现了CT 仿真结肠镜、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技术,也可以发现比较大的肠息肉,并对息肉的性质做出不同程度的判断。
大部分息肉是在结肠癌筛查时发现的,因此建议50岁以上的人或者是50以下但是结肠息肉病的高危人群的进行筛查。筛查项目有:
粪便检查:
大便潜血试验、大便免疫化学检测及大便DNA检测,通过大便样本检查结肠癌的体征。钡餐灌肠:
将液体钡剂从肛门注入结肠,这样就可以通过X线进行检查了。
结肠镜检查:
医生将小显像管从肛门插入至整个结肠,观察寻找结肠息肉,而且可以通过结肠镜取出息肉。
可屈性乙状结肠镜检查:
与结肠镜类似,除了显像管较短,医生只能看到结肠的末段了。医生也可以通过这个检查来切除结肠息肉的。
计算机断层结肠镜成像检查:
这个检查也被叫做实际意义上的结肠镜检查。通过一台计算机和一台X光机就可以得到清楚的结肠图像,可以更好地帮助医生找到结肠息肉。
需要的,癌症肿瘤和息肉说到底都是一个包块。然后息肉时间久了一样会引起癌变,所以息肉活栓化验就是看这个是良性的还是已经开始恶变了,所以不是说息肉就没有事了,一般早期就是息肉后期变化了就是癌症,这是有一个变化的趋势的,而不是说息肉就是良性的就不是癌,而是息肉时间一长点也会癌变。
所以通过化验管他还是息肉早期还是已经有癌变,化验以后就清楚了,而且都是手术切除,只是良性时期手术以后恢复得快一些预后好一些,癌变以后需要反复复查看恢复的状态,以及要看有没有达到治疗的效果有没有转移和加重的现象,所以肠息肉是需要活检的,就是看疾病到了什么样的一个状态和现象了。
癌的本质就是正常细胞被各种剌激影响,就增加了癌变的机会,得以一般的炎症,和便秘,以及息肉剌激磨损这些其实都会增加癌变的机会的,所以早检查早治疗,需要活检的,明确以后早做手术,肠息肉手术后恢复的效果好,同样的肠息肉时间一长就是癌变的基础。
穿刺活检对息肉主要的风险在于针道种植转移,就是穿刺针拔出的时候将肿瘤细胞带入针道形成种植转移病灶。虽然发生率极低,但是有学者报道过,发生率在4‰到万分之4之间,总之是个小概率事件,但是穿刺活检所带来的诊断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代替的。与穿刺活检所带来的收益相比,附带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并且我们也有很多方法来避免种植转移发生。
1、手术时连带着针道一并切除,我们在设计穿刺的时候就会考虑手术方案,将针道路径在我们手术切口处,方便将其切除,规避穿刺所带来的风险。
2、我们的穿刺针有内外针管,外针套管主要是保护针道,内针才是标本的直接路径。也就是说准确刺中息肉的话,我们不可避免的潜在种植机会只有外针拔出时才有可能,而我们一般将外针套在靠近息肉时便停止进针,减少外针套被息肉污染的可能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