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ài ěr dào jiē
2 英文参考furuncular otitis [朗道汉英字典]
otitis externa furunculosa [朗道汉英字典]
3 概述外耳道疖又名局限性外耳道炎,为外耳道软骨部毛囊感染所致。多为单个,亦可多发。外耳道疖是外耳道软骨段皮肤的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致病菌多为葡萄球菌侵入毛囊、皮胳腺所致,是一种多发病,夏季更为多见。
症状:主要症状为剧烈的、跳痛性耳痛,张口、咀嚼时尤甚,常向头部放射。全身多有不适感或体温升高。若疖肿较大阻塞外耳道时可有听力减退,疖肿破溃则症状减轻。
检查:牵拉耳廓或压耳屏时疼痛加剧,于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可见局限性充血,肿胀,有压痛;成脓后其顶部有脓性黄点 破溃后有少量黄色、粘稠脓液流出。严重者耳后淋巴结肿大及耳后软组织肿胀、充血。
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引流脓液。1.早期全身应用磺胺类或抗生素类药物,局部理疗、热敷,促进炎症消退。或者局部涂抹红霉索软膏、滴用2%酚甘油等。疼痛剧烈时,口服镇痛剂以减轻痛苦。2.疖肿已成脓者则需沿外耳道长轴切开引流,防止外耳道狭窄。3.若疖肿业已破溃,则每日清除脓液,并局部涂抹4%硼酸酒精 l~2次,直至痊愈。
4 外耳道疖的别名局限性外耳道炎
5 疾病分类耳鼻喉科
6 外耳道疖的病因皮肤擦伤和溃疡易致感染,挖耳是常见原因,糖尿病、慢性便秘和身体衰弱者易患本病和复发。高温和湿度可降低外耳道抗感染能力,故在夏季易发病,常为葡萄球菌感染。
7 外耳道疖的症状体征早期引起剧烈跳动性耳痛、张口、咀嚼时加重并可放射至同侧头部。多感全身不适。体温或可微升,疖肿堵塞外耳道时听力可减退,疖肿位于外耳道前、下壁者,除下颌运动使疼痛加重外,耳屏前、下方可出现肿胀,可误诊为腮腺炎,疖肿位于外耳道后壁者,肿胀可使耳廓外突,耳廓后沟消失,可误诊为乳突炎,若为多发性疖肿、局部症状更重。 外耳道软骨部可见局限性红肿,触痛明显、牵引耳廓或压迫而屏时疼痛加剧,疖肿。
8 外耳道疖的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
9 外耳道疖的治疗方案原则是控制感染,引流脓液。
1.早期全身应用磺胺类或抗生素类药物,局部理疗、热敷,促进炎症消退。或者局部涂抹红霉索软膏、滴用2%酚甘油等。疼痛剧烈时,口服镇痛剂以减轻痛苦。
抗菌药物治疗首选青霉素或半合成青霉素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对主要致病菌具有抗菌作用。可选用青霉素,或口服阿莫西林[1]。青霉素过敏患者可口服红霉素、阿奇霉素、地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1]。其他可选药有口服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如头孢氨芐、头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对青霉素有超敏反应患者禁用头孢菌素,18岁以下未成年人忌用氟喹诺酮类药物[1]。所有药物疗程为10天以彻底杀灭病原菌,避免链球菌可能导致的变态反应性并发症[1]。
2.疖肿已成脓者则需沿外耳道长轴切开引流,防止外耳道狭窄。
疖肿表面出现脓头时,可以切开引流,排除脓液,并用无菌小棉卷或纱条轻填耳道直到愈合以防止肉芽增生堵塞耳道[2]。
3.若疖肿业已破溃,则每日清除脓液,并局部涂抹4%硼酸酒精 l~2次,直至痊愈。
10 外耳道疖患者日常保健1、平时禁止掏挖耳朵。
2、患病后,如在冬季,可在外耳道口塞以疏松的棉花球,使外耳道保持一定的湿度。这样则易腐、易排毒而也易于愈合。
3、外耳道要保持干燥洁净。擦去污秽时,切忌粗暴或反复重擦。
4、在病起初期或疖肿未成熟之际,可于耳外部热敷。每天3-4次。
5、睡眠 时,病耳宜在下侧,但要注意不要让其受到压迫。
6、疼痛较重难忍时,可针刺合谷、内关、少商穴以镇痛。
7、在愈合之初,必然产生轻微瘙痒感,切勿狂搔乱掐。
8、注意处理全身性诱发病因。
11 相关出处目录1 拼音2 注解附:1 治疗中耳炎的穴位 1 拼音zhōng ěr yán
2 注解
中耳炎是中耳的全部或部分的炎症,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急性传染病。分为非化脓性和化脓性两种。非化脓性中耳炎多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咽鼓管阻塞,致使鼓室空气被吸收而得不到补充,鼓室出现负压,引起鼓室粘膜血管扩张、瘀血,血清从血管内漏出,造成鼓室积液而产生一些临床症状,如耳堵塞感、听力减退及耳鸣等,经耳部检查后诊断多无困难。治疗则应用抗菌素控制上呼吸道感染,酌情鼻内滴药,行咽鼓管吹张以及鼓膜穿刺、排除积液等。化脓性中耳炎则为化脓菌侵入所致,急性期症状为发热、耳痛、耳鸣、听力障碍,如鼓膜穿孔则外耳道流出脓液。治疗则应全身应用抗菌素,耳和鼻内滴药,如治疗及时、适当,一般2~3周可愈,听力可恢复正常。如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则可耳部流脓不止,转为慢性中耳炎。其症状为耳道流脓、听力减退、头痛、眩晕等。经耳部检查可作出诊断,但应同时摄乳突X线片,以了解侵犯乳突情况。治疗则根据情况采用清除脓液,局部药物疗法及行手术治疗。但慢性中耳炎可发生颅内外并发症,如颈深部脓肿、迷路炎、硬脑膜外脓肿、脑脓肿等多种严重并发症,因此要注意早诊早治。平时则要加强身体锻炼,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及邻近器官的病灶,是预防中耳炎的主要措施。
治疗中耳炎的穴位 听宫
聤耳,外耳道炎,耳源性眩晕,聋哑,神经性耳聋,中耳炎,耳痛,齿痛,癜狂,痫证,瘛疭,耳齿痛,音哑,...
听多闻聤耳,外耳道炎,耳源性眩晕,聋哑,神经性耳聋,中耳炎,耳痛,齿痛,癜狂,痫证,瘛疭,耳齿痛,音哑,...
听会痛,口?,聘耳,现代又多用听会穴治疗外耳道炎,中耳炎,聋哑,神经性耳聋,咀嚼肌痉挛,腮腺炎,下颌关...
听呵痛,口?,聘耳,现代又多用听会穴治疗外耳道炎,中耳炎,聋哑,神经性耳聋,咀嚼肌痉挛,腮腺炎,下颌关...
翳风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