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的概念在国际国内一直是统一的:
直肠是自肛缘起向上15cm的一段
大肠。直肠周围多脂肪、无纵带,位于膀胱和生殖器官的背侧。直肠的动脉血供主要是来自肠系膜下动脉的直肠上动脉,来自髂内动脉的直肠中动脉和来自髂内动脉的直肠下动脉。但近年有一些学者和肿瘤组织,如ASCO(2001结直肠外科的临床指导)、NIH、NCI提出了直肠的新概念。直肠的概念在国际国内一直是统一的:直肠是自肛缘起向上15cm的一段大肠。但近年有一些学者和肿瘤组织,如ASCO(2001结直肠外科的临床指导)、NIH、NCI提出了直肠的新概念。 其根据如下:①解剖特点,认为12cm以上的大肠更像是
结肠,有系膜而不像直肠;②生物学特点,12cm以上的大肠的复发规律像结肠而不像直肠;③在肿瘤治疗学方面,一般认为放射治疗的直肠以骶岬以下为宜,因为其以下直肠位置固定,同时位置较低不易损伤小肠;④在手术中,骶岬容易标志。提出了二种新的直肠临床概念:①手术中,自骶岬起向下至肛缘的一段大肠;②内窥镜检查,自肛缘起(Perianal skin)内窥镜测量向上12cm的一段大肠。
大肠起于小肠末端,终于肛门,全长约1.5米。按其形态和位置可分为盲肠、结肠、直肠三部分。
盲肠是大肠的起始部,长约6~8厘米,为一囊状盲端。在其后方,有一蚯蚓样突起,名叫阑尾,它也是一个盲管,长约7~9厘米,直径一般为0.5~1.0厘米。阑尾的腔隙可随年龄增加而减小,中年以后,特别是老年,可发生部分或全部闭锁。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是脐与右骼前上棘(胯前上最突出部位)的连线中外1/3交界处,当阑尾阻塞、感染发炎时,此处常有压痛。
结肠是盲肠的延续。按照部位和走向又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直肠是消化道的最末一段,全长约16厘米,位于骨盆内。在直肠终端的皮肤和粘膜交界处,形成环形齿状线,此部位的粘膜或皮肤下面均有丰富的静脉血管,当某些病因引起这些静脉血管扩张迂曲时,即形成了痔疮,在齿状线以上者为内痔,齿状线以下者为外痔。大肠的终端是肛门,其周围有内外括约肌,二者共同控制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