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格物穷理就是要真正明白道理,是悟性在某个问题的具体思考,而不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的假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去亲身实践,永远想不明白万物的真谛。
“格物”指“格物穷理”。格物也就是“至”物,与事物直接接触而穷究其中之理,“穷”理是格物的目的,“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矣”(《遗书》卷二十五)。格物之要,在于就待人接物的具体人事中,体认其中蕴含的“所当然之则”与“所以然之故”。
扩展资料
格物致知来源:
《礼记·大学》原文里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终、始即是因、果),“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物格而后知至”(事物被区格辨别而智慧才能获得),“……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由此可见,“格”是指分析明辨。 因此,“格物致知”是指辨明事物的轻重、先后、因果、善恶等诸方面,以指导自己的言行思考。
格物穷理来源:
格物穷理”之说最早见于儒家经典之一《礼记》之《大学》篇。此篇居于南宋朱熹编定的《四书》之首,与《中庸》、《论语》、《孟子》并列。其中说:“致知在格物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格物致知
格物穷理的意思是穷究事物的道理。
格物穷理,汉语成语,拼音是gé wù qióng lǐ,出自《二程遗书》卷十五。
成语出处: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卷十五的“格物穷理,非是要尽穷天下之物,但於一事上穷尽,其他可以类推”。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示例:明·方孝孺《答郑仲辩》的“其无待于外,近之于复性正心,广之于格物穷理”。
历史:格物穷理,由程颐提出,朱熹继承发展,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明朝的王守仁一心想做圣贤,迷惘之余,“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著名的”守仁格竹“出自这一事件,后来王守仁因政治生涯几起几落,经历了人世间的生活百态,终于发现理学中存在的局限性,由此反对朱熹的“格物穷理”,主张“吾心之良知”,建立了自己的心学体系。
格物穷理造句
1、圣贤朱熹曾经说过格物穷理,意思就是说每天格一物,追寻事物的根源所在。
2、尽召疏中有名陪臣,使至京师,乃择内外臣僚数人,同译西来经传,凡事天爱人之说、格物穷理之论、治国平天下之术。
3、其实,万物皆有理,只有格物穷理,并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
4、宋儒朱熹格物穷理,一草一木皆含至理,这。
5、此时的沁是困惑的,是迷惘的,对于现在,对于未来,总归是一个被下了诅咒的无底深渊,永远看不到尽头,如若格物穷理,伤的注定是自己。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格物穷理
‘格物穷志’——应该是源于‘格物穷理’的。‘格物穷理’是朱熹提出的,是‘宋明理学’的精髓。
物——世间万物,穷——知之甚详。
这四个字的关键在于‘格’和‘理’。
‘理’——在佛家的称为‘悟’,‘悟’——视万物如无物,无忧无虑,无喜无悲,愉悦之情常驻于心。其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六祖慧能,其代表事件是他的那首偈佛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朱熹的‘理’虽然不是‘悟’,但两者差不多。说白了,‘理’就是一把万能钥匙,一旦通理,便尽知天下万物万事,胸怀宽广,宠辱不惊,无惧无畏,可修身,可齐家,可治国,可平天下!
而要想达到‘穷理’的境界的途径便是‘格’。
‘格’——宋明理学的一位头脑‘程颐’提出的解释是“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贯通,终知天理。”但到底怎样才能算是‘格’呢。其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守仁格竹’。
我个人认为‘格物穷理’便是通过世间万物的表象去发现其内在,进而得知人性,因为万物与人本是一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