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
中耳位于颞骨岩部内,包括鼓膜内侧的鼓室和鼓膜上方的鼓室上隐窝。前方借咽鼓管通咽腔,后上方借乳突窦口通乳突小房。
鼓室内覆黏膜,与咽鼓管、乳突小房黏膜相续。中耳内容如下: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镫骨肌和鼓膜张肌;鼓索神经(面神经的分支);鼓膜神经丛。
鼓室的壁:
鼓室呈棱形或狭长的盒子状,边缘凹陷,有一底、一顶和四壁。
顶是一层薄的骨板即鼓室盖,鼓室盖分隔颅中窝的硬脑膜和鼓室;底(颈静脉壁)是一层薄的骨板,分隔鼓室与颈内静脉上球;外侧(膜)壁几乎全部由凹陷的鼓膜形成,上部是鼓室上隐窝的骨板,鼓膜包绕锤骨柄,锤骨头位于鼓室上隐窝内。
内侧(迷路)壁分隔中耳和内耳,可见耳蜗基部形成的突起;前壁(颈动脉壁)分隔鼓室和颈动脉管,其上部是咽鼓管及鼓膜张肌管开口;后壁(乳突壁)上部有乳突窦口通乳突小房,联系鼓室和乳突,面神经管在乳突窦口内侧,乳突小房与鼓室后壁间下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耳
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腔四部分。
鼓室内有听骨、肌肉、韧带和神经。中耳是换能器,换能是将一种能量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形式,中耳通过鼓膜和听骨链将声能转换为机械能,再由镫骨底板将机械能转换为内耳的液态能。
鼓膜是中耳和外耳的分界,呈椭圆形,中间稍向内凹陷,色灰白,较透明,其构造分三层:外层是皮肤层,中层由浅层的放射状和深层的环状纤维组成,它们使得鼓膜能承受一定的气压和水压并抗感染,内层为粘膜层,与鼓室粘膜相连续。鼓环将鼓膜固定在某一位置,使其成为在外耳和中耳之间的一层防水防气的屏障。
在中耳腔内的听小骨是人体最小的骨头,分别叫作锤骨、砧骨和镫骨。这些听骨由韧带连接并悬挂起来形成了听骨链。锤骨柄附在鼓膜上,锤骨头与砧骨头形成锤砧关节,砧骨底与镫骨头形成砧镫关节,镫骨底板由环状韧带固定在卵圆窗上。听骨链利用杠杆原理使来自鼓膜的机械能放大,传递到卵圆窗。
咽鼓管是中耳通气引流的唯一途径,也是中耳感染的主要途径。它的一端开口在较高的中耳鼓室腔,另一端开口在较低的鼻咽部,通过咽鼓管在鼻咽部的开口,空气可从外界直接进入中耳腔。咽鼓管平时处于关闭状态,能较好的防止细菌感染,只有在咳嗽、擤鼻涕、打哈欠或吞咽时,咽鼓管才开放。
您好,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中耳介于外耳与内耳之间,是传导声音的主要器官。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等四个重要部分,是人体含气腔之一,其容积约2毫升,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其中鼓室是中耳功能的主要部分。
1、鼓室——也就是中耳腔,形状好像一个直立火柴盒,是位于鼓膜和耳蜗底的中间空间。包括鼓膜、听骨链与鼓室肌。鼓膜在中耳的外侧,呈漏斗状,除保护中耳、内耳外,主要起传音和扩音作用;听骨链由锤骨、砧骨、蹬骨依次连接而成,除有传声、扩音功能外,还有保护内耳的作用;鼓室肌由鼓膜张肌和镫骨肌这两块全身最小的肌肉组成,主要起对声音传递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由于二肌的相互作用,即使传入声波强度很大,也可减少其振动,保护内耳不使受到声波损伤。
声音以声波方式经外耳道振动鼓膜,鼓膜斜位于外耳道的末端,呈凹型,正常为珍珠白色,振动的空气粒子产生的压力变化使鼓膜振动,从而使声能通过中耳结构转换成机械能。 由于鼓膜前后振动使听骨链作活塞状移动,鼓膜表面积比镫骨足板大好几倍,声能在此处放大并传输到中耳。由于表面积的差异,鼓膜接收到的声波就集中到较小的空间,声波在从鼓膜传到前庭窗的能量转换过程中,听小骨使得声音的强度增加了30dB。鼓膜在声音的传导中占有重要位置,一旦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鼓膜穿孔,听力必然会受到影响。
为了使鼓膜有效地传输声音,必须使鼓膜内外两侧的压力一致。当中耳腔内的压力与体外大气压的变化相同时,鼓膜才能正常的发挥作用。耳咽管连通了中耳腔与口腔,这种自然的生理结构起到平衡内外压力的作用。
2、咽鼓管——是连接鼓室与鼻咽部的一根管子,成人长约3.5厘米,近鼓室段为骨部经常是开放的。近鼻段为软骨部,可缩小或扩大,平时是关闭的,当吞咽、咀嚼、打哈欠或用力擤鼻时才开放,使鼓室内外压力得以调节,并有引流作用。小儿咽鼓管较成人短而平直,口径相对较大,因此,当鼻或鼻咽部感染时较成人易患中耳炎。
3、鼓窦——是乳突与鼓室相连的小腔,鼓窦盖上为颅中凹与颅内相隔。鼓窦粘膜与鼓室咽鼓管粘膜相连的,能起到引流分泌物作用。
4、乳突——位于鼓室的下方,内含有大小不一、形状不同气腔。若按压乳突部有疼痛,则表示乳突有急性炎症,因乳突气房与中耳腔粘膜相连续,当患有中耳炎长年不愈,则称为慢性中耳乳突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