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组胺药:
炎性物质的重要成分是组胺,组胺可损害正常细胞,引起炎症。
抗组胺药可以让细胞不受组胺影响,从而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能抑制免疫反应,从而减轻炎症,控制过敏反应。
减充血剂:
减充血剂可以让鼻黏膜的血管收缩,减轻鼻黏膜的肿胀,有效缓解鼻塞。
花粉、灰尘:
花粉和灰尘都是过敏性鼻炎重要的过敏原,春秋两季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
对花粉、灰尘敏感的人,出门要常备口罩,日常多注意。
尘螨:
尘螨是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过敏原之一,床上用品要常洗、常晒、常除螨。
其它过敏原:
有对海鲜过敏的,有对蛋类过敏的,有对牛奶过敏的,有对冷空气过敏的,常被过敏性鼻炎困扰的人要找出自己的过敏原并远离。
前鼻镜检查:
想初步判断鼻子有没有炎症,可以做前鼻镜检查,看鼻黏膜有无过多分泌物,中、下鼻甲有无肿胀,鼻子里有无异物等。
宝宝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一般要根据宝宝的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即临床分类,再结合宝宝的年龄、药物的安全性及依从性等因素综合考虑。
1. 按症状发作时间分为:
1) 间歇性: 每周症状发作 4天,或连续 4周;
2) 持续性: 每周症状发作 4天,且连续 4周。
2. 按过敏原种类分类:
1) 季节性: 症状发作呈季节性,常见致敏原包括花粉、真菌等季节性吸入物过敏原;
2) 常年性: 症状发作呈常年性,常见致敏原包括尘螨、蟑螂、 动物皮屑等室内常年性吸入物过敏原。
3. 按症状表现分类:
1) 喷嚏及鼻涕型: 阵发性喷嚏、水性鼻涕、鼻痒、不确定的鼻塞,昼重夜轻,常有结膜炎;
2) 鼻塞型: 严重鼻塞、黏稠鼻涕、少或无嚏、无鼻痒、持续及夜间较重,结膜炎较少;
3) 混合型: 症状介于两者之间。
4. 按症状严重程度分类:
1) 轻度: 症状轻,不影响生活质量(包括睡眠、日常生活、学习等);
2) 中-重度: 症状较重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1. 目前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
1) 鼻用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鼻炎的局部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和鼻塞均有显著改善作用,且局部用药,起效快,安全性好。常用药有:糠酸氟替卡松鼻喷剂, 2岁使用 ;糠酸莫米松鼻喷剂, 3岁使用; 布地奈德鼻喷剂, 6岁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 12岁使用 ,等。2岁以下如症状严重,需在医生监测指导下,短期使用。
2) 第二代抗组胺药:有口服和鼻用两种。①口服二代抗组胺药物:能显著改善鼻痒、喷嚏和流涕等鼻部症状,对合并眼部症状也有效,但改善鼻塞的效果有限。临床上儿童最常用的是西替利嗪, 1岁使用 , 6月-1岁谨慎使用; 氯雷他定, 2岁使用 。②鼻喷抗组胺药物:比口服用药起效更快,在鼻塞症状的缓解上可能优于口服抗组胺药。主要包括左卡巴斯汀, 可用于6岁以下儿童; 氮卓斯汀, 6岁使用 ,等。
3) 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更适用于学龄前期鼻塞较重的患儿使用,部分并发哮喘的患者可受益,但对鼻痒、打喷嚏无明显改善作用。常用的药物是孟鲁司特钠(顺尔宁), 2岁使用, 1岁合并哮喘患儿。
4) 减充血剂:是过敏性鼻炎的二线用药,鼻塞严重时可短期应用,连续用药 不要超过7天 。如羟甲唑啉, 6岁 用0.05%, 2-6岁 0.025%;赛洛唑啉, 6岁 用0.05%, 3-6岁 0.025%。
5) 鼻腔盐水冲洗:具有减少过敏原沉积,清洁鼻腔的作用。
2. 根据年龄及疾病程度,采取阶梯性治疗模式:
1) 轻度间歇性过敏性鼻炎: 采取抗组胺药物治疗
2) 中-重度间歇性和持续性过敏性鼻炎: 采取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或(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用药。
3) 年龄越小,药物选择越要规范,防止出现药物副作用: 婴幼儿机体尚未发育成熟,用药后可能出现的副反应风险比大孩子要高, 且婴幼儿以轻度间歇性过敏性鼻炎多见 。因此,治疗方案的选择更应谨慎,谨记药物的年龄限制、剂量和剂型,避免超说明书用药给宝宝带来风险。
常用方案参考:
① 6月龄:盐水或海水鼻腔冲洗雾化等辅助治疗为主;
② 6月—1岁:在医生指导下可选择应用西替利嗪滴剂口服;
③ 2 3岁:可选择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等口服,夜间鼻塞明显者可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症状重者可应用鼻用糖皮质激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