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升高并不会使自己感到热,人感受冷热是人体产热和散热平衡的需求,体温越高散热越快,人体反而会觉得冷,产生寒战等生理反应使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维持体温。
人体是恒温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产热和散热的平衡,且正常的体温调定点在36.5℃左右,这个体温环境最适宜人体细胞酶类功能的发挥。体温是由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有体温调定点,正常人一般是36-37℃,人体体温在这个调定点下产热和散热平衡。
而发热是由于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进而导致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可以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当它们进入人体之后,和人体的免疫等系统相作用,使人体产生内生致热原,内生致热原的作用是使大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上升得更高的说平,正常人体温36.5℃左右,不超过37.2℃,而内生致热原却能使大脑的体温调定点在37.2℃一样,大脑分泌相应的物质促进身体产热限制散热,使体温在37.2℃以上的温度下平衡。
内生致热原是人体应对外界刺激时由巨噬细胞、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释放的致热物质,它们可以作用于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丘脑),使体温调节的调定点上升,使人体体温在更高的水平下平衡,发热对人体有有一定的危害,长时间无法抑制的发热可能造成人体水电解质大量损失、血液流动重新分配等影响人体正常功能,可造成器官衰竭;而无明显原因的发热也提示一些疾病,比如肿瘤细胞就能刺激人体体温升高。
但其实发热也是人体对抗外界威胁的一种方式,生物酶都有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人体体温升高有助于消灭一些病原,而且当体温升高的时候人体内部糖类释放和进入细胞更好地供能,能更好地激活人体免疫或者其他生理过程,而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能量供应,体温升高可以促进人体更好地应对病原的侵袭。而根据不同病原感染导致人体体温变化的特点,体温变化的形式也可以作为判断疾病的一个指标。
然而在发热的状态下,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温度差异却可能更大,如果环境温度是15℃,正常体温36℃左右,这个温度下人体损失热量就已经够多了,当体温再次升高后,和外界的温度差更大,人体热量将更多地散失,而表现在人体感觉上就是冷,这种感觉会激发人体更多地产热,所以高热的患者又会有寒战、惊厥等生理反应,是人体想尽办法产生更多的热使散热和产热在更高的水平下平衡。
因为在感冒的时候人类的体温调节功能出现了问题,导致感知功能紊乱。首先来说一下人体的体温调节,人类是恒温动物,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需要保持我们的体温恒定,那么我们是通过什么来调节体温呢?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部分叫做下丘脑,下丘脑会制定一个核心温度,例如说37度,如果我们身体的核心温度低于37度就会让皮肤和血管收缩减少热量的散发,如果高于37度就会感觉到热,皮肤与血管舒张,加快散热。
但是,在我们感冒的时候,病原体入侵,会刺激我们的下丘脑体温调节功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导致下丘脑的温度调节中枢紊乱。这种紊乱激素会直接更改下丘脑的温度设置核心,例如将温度更改为39度,所以我们的身体目前温度只有37,就会将皮肤上37度的信号传达到大脑,大脑就会产生冷的感觉。
也就是说,这种冷的感觉实际上是由于我们的设定温度提高了而产生的的错觉,这种错觉会刺激我们的身体开启升温机制,让我们的皮肤和血管收缩,这就是我饿发烧的开始,当我们的温度设定点太高了,皮肤收缩都无法适应的时候,就会产生高效热机制,这时我们开始打摆子,就算泡在热水里也无济于事,其实这是因为并非我们真的冷,是下丘脑在感觉冷。
我们的温度会一直升高,知道逼近设定温度点,但是这个温度不会一直升高,当我们的体温到达设定点的时候,温度就会静止,这个阶段就是发烧平台期,体内的免疫系统正在和病毒进行殊死搏斗,最终病毒会由于无法适应高温而被清除,这时候下丘脑会将温度再次下降,下调至正常的温度。
一般情况下体温超过37.2摄氏度就是发热了,大多数人体温超过37摄氏度就发热了。不知道你近期是否有湖北出行史或者接触史呢?或者家里人时候有接触史呢?在你确定体温计测量准确的前提下,如果持续发热,建议你带好口罩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就医检查。也有可能跟室内温度较高有关,多喝点温水,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要吃容易上火的食物。由于现在是处于疫情的特殊时期,所以大家要密切关注自己体温变化。如果体温持续大于37度3以上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及时到医院的发热门诊予以就诊,完善血常规,肺部CT,必要时还要做病毒核酸的检测来排除是否感染新冠病毒,一旦感染新冠病毒还需要及早地予以治疗。
体温一直37度多的原因可能是身体的免疫力低下,在天气温差变化大的时候出现了着凉,感冒也有可能是细菌或者是病毒的感染,如果在妊娠期的时候或者是排卵期的时候,体温也有可能会高于正常值,会有一些小的波动。如果身体没有明显的症状,就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可能是排卵期或者是怀孕了。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应,有可能是细菌的感染或者是病毒的感染,出现了着凉感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