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症为什么会出现大量蛋白尿?

肾病综合症为什么会出现大量蛋白尿?,第1张

更确切的来说,是滤过膜出现了问题。

肾小球蛋白尿(glomerular proteinuria)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高所致。是临床最多见的类型。见于多种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是由于缺血、中毒、免疫病理损伤破坏了滤过膜的完整性;或由于滤过膜电荷屏障作用减弱而致。

溢出性蛋白尿(overflow proteinuria)是由于血循环中某些较低分子量(<6~7万)的蛋白质异常增多,经肾小球滤出,并超过肾小管再吸收能力而出现蛋白尿,此类蛋白尿早期并无肾本身病变。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有本-周蛋白)、严重挤压伤的肌红蛋白尿、骨髓瘤及单核细胞白血病时的溶菌酶尿等。

肾小球对血浆蛋白的滤过 肾小球处滤过膜自内而外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球基膜及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组成。其对于血浆蛋白的通透性一方面取决于此滤过膜各层上筛孔的大小(分子筛作用),另一方面与滤过膜上的电荷状态有关(静电屏障作用)。

滤过膜的分子筛作用,系指单纯机械滤过而言。依其各层筛孔大小,以内皮细胞处最大,内皮细胞窗孔约(5~10)×10-8m,可允许血浆中很多可溶性物质(包括可溶性免疫复合物)通过。肾小球基膜为一粗滤器,能阻止高分子蛋白(分子量>15万,如IgM分子量90万)通过,但可允许转铁蛋白(分子量8.9万)、部分白蛋白(分子量6.9万)通过。上皮细胞足突裂隙处为一细滤器,也能阻止白蛋白通过,但对分子量更小(1~5万)的溶菌酶、β2-微球蛋白等则基膜、上皮细胞均无屏障作用。因此血浆中某一蛋白成分是否能通过此分子筛与其分子大小及形状有关。正常情况下血浆蛋白质仅有极少量由肾小球毛细血管滤入原尿,但分子量小的蛋白质如溶菌酶(分子量1.5万)、β2-微球蛋白(分子量1.18万)、免疫球蛋白轻链(分子量2~2.5万)则可通过;而大分子的α1-脂蛋白(分子量19.5万、43万)、β-脂蛋白(分子量300万)及α2-巨球蛋白(分子量82万)则不见于原尿。

就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屏障而言,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处的氨基多糖(硫酸类肝素)及涎酸构成一阴电荷层,因之阻止血循环中带阴电荷的物质通过。白蛋白的等电点(PI)为4.5~5.2,在血清pH7.42条件下乃呈阴电荷状态,这样通过同性相斥的原理而难于通过滤过膜的静电屏障。

此外蛋白质通过肾小球时滤过与否还受局部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时,基膜对白蛋白的通透性相对增高。

?肾病综合症患者有蛋白尿的出现,这是种正常现象,但是,还是有很多患者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出现蛋白尿呢?对于这一疑问,本文作出了介绍,下面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蛋白尿的现象是肾病综合症患者最头疼的事情,一般来说普通人如果持续出现蛋白尿现象,极有可能是出现了肾功能损伤。那么人体为什么会出现蛋白尿,它与肾脏的关系,又哪些种类呢? 我们知道,人体的肾脏就像一个过滤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就好像是筛子,正常情况下,它每天可以筛过血浆中的小分子蛋白质2-4g,但88%是在肾小管被重吸收回体内的,剩下的蛋白质与肾小管及其他尿路上皮细胞分泌的少量糖蛋白一起被排出体外。由于正常人尿中所含蛋白质的数量极微,一般成人每天仅排出蛋白40-80mg,最多不超过200mg,故尿常规蛋白定性为阴性。 临床上常将蛋白尿分为间歇性蛋白尿和持续性蛋白尿两大类。首先间歇性蛋白尿是指尿蛋白定量超过正常水平,但并非每次尿检均异常。这一类蛋白尿常见于以下三种情形: 1、良性暂时性蛋白尿:常无肾脏疾病,仅仅在体检时偶尔发现蛋白尿,随后又很快消失,往往无临床意义,预后良好。 2、功能性蛋白尿:指尿蛋白增多而无实质性肾脏病者。功能性蛋白尿的处理在于寻找原因,若无肾疾病存在,在去除病因后蛋白尿常可自行消失。功能性蛋白尿的常见原因:高热、剧烈运动、寒冷、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充血性心力衰竭、重症脊柱凸,注射白蛋白或血浆蛋白(溢出性蛋白尿)3、直立性蛋白尿:只存在于直立位,卧位时消失的蛋白尿称为直立性蛋白尿。尿蛋白排出量一般不超过1.0g/24h,预后良好。 其次,持续性蛋白尿是指无论体位如何变化,反复检查尿液均有较多蛋白存在者。这一类蛋白尿往往具有病理意义。根据蛋白尿的多少,可进一步将持续性蛋白尿分为无症状性蛋白尿和大量蛋白尿两大类。 1、无症状性蛋白尿:尿蛋白量低于2g/24h,无明显临床症状,一般不合并低蛋白血症。无症状蛋白尿可见于肾小球病变、肾小管间质病变,也可见于无肾脏病变者2、大量蛋白尿:通常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g,蛋白尿的成分以白蛋白为主,常有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即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及脂质尿等。重度蛋白尿一般肯定有肾小球疾病的存在,但其预后与肾小球组织病理类型密切相关。患者一旦出现病理性蛋白尿,应引起高度重视,切勿因为症状不明显而忽视。尿蛋白++~+++,潜血+~++的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仅需5年就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十年发展为尿毒症。 生理性蛋白尿是又分为功能性与体位性两类。功能性蛋白尿是指肾实质无器质性损害,为一过性蛋白尿,常见于高热或剧烈运动后,发生机制不明,常为轻度尿蛋白。体位性尿蛋白一般在改变体位后发生,如站立数分钟后即出现尿蛋白,发生原因可能为腰椎前突压迫肾静脉,引起肾静脉循环障碍所致。一般于早晨起床前检查尿蛋白阴性,起床活动后逐渐出现蛋白尿,平卧休息后又可转为阴性。其尿蛋白含量一般每天小于lg,不伴低蛋白血症。过去认为体位性尿蛋白者无肾实质疾患,但目前认为,有部分病人可能存在轻微的肾炎。病理性尿蛋白是由于肾小球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影响肾功能而引起的尿蛋白,在病变未恢复前会继续持续存在。所以说,有尿蛋白不一定就是肾炎,必须根据蛋白尿出现的时间、量、体位及其他临床表现全面分析。 可以发现,大量蛋白尿的现象是由于肾功能受到损伤,肾脏这个筛子漏下了过多的蛋白质分子所致。但是有蛋白尿现象不一定全是肾病,这个要根据具体的时间、数量和其他症状来分析,所以一旦出现蛋白尿现象做好去医院做全面的检查,尤其是尿检。 以上即是关于“”的简单介绍。肾病综合症患者出现蛋白尿,一定要当心,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有效的治疗,同时做好护理工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10095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6
下一篇2023-08-06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