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低声教育?父母低声教育对孩子影响大吗?父母可以小声教育孩子吗?低声教育是对孩子的尊重吗?下面我们来看看。
很多人在表达愤怒时,往往会不自觉地提高声音。声音越大,愤怒值似乎越高。尤其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往往会通过怒斥、喘粗气的方式来表达对孩子错误的愤怒,却忽略了这样的教育给孩子带来的伤害。闵毅的妈妈也曾经在这样的出身家庭中长大。
不要让你的大嗓门伤害到孩子
上周末,当我照例带着包敏和怡宝去超市采购时,我遇到了一对母子。小男孩看起来和怡宝差不多大,因为在超市里乱跑被妈妈大声骂了一顿,然后小男孩很委屈的哭了起来。
我看其他客户大多是“熊海子应该这样管”的样子,但是包敏和怡宝跟小男孩一样不开心,尤其是怡宝,平时调皮捣蛋,身手跟小男孩一样,特别迟钝。
回家的路上,我问两个孩子为什么不开心。
怡宝问我:
——“那个阿姨好凶。她为什么骂那个小哥哥?”
我解释说是因为小哥不听话,在超市里乱跑,不仅让他有危险,还会对其他客人造成危险。而且,他一直不听话,那个阿姨很生气。
包敏这时像个大人一样叹了口气,说:
——“唉,大人生气的时候就是喜欢骂人,完全不考虑我们的面子。”
闵姨的妈妈这时候答不上来。
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说,敏怡的妈妈是很理解那个妈妈的心情的。她的孩子横冲直撞,什么也不听。几乎没有不骂不停的时候。也许她也不想这样对自己的孩子,但是可能没有别的办法让孩子立刻变得听话。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这种“大声教育”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敏仪的妈妈也曾经在这样的出身家庭中长大。每次爸爸生气骂我的时候,他的声音都会震到敏仪妈妈的耳朵里,总会有嗡嗡的声音。
记得小时候,每当听到父亲怒喝的时候,我都很害怕。甚至当我走在路上的时候,听到别人大声说话,我都觉得有点害怕。但是经过多年的锻炼,我可以从父亲的声音中慢慢判断出他的愤怒程度,时不时会和他同音量竞技。
有了孩子之后,我经常把《出身家庭》的《大嗓门》带到对孩子的教育中。包敏小时候不小心打翻东西,我会大声说:
--“怎么回事?”
实际上,我只是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包敏被我吓到了。从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只要我提高声音,包敏就会立刻变好。
但并不是孩子真的好,而是因为害怕。
因为孩子害怕我们大声说话或者骂他们,他们就会变得聪明,而这种“聪明”其实就是我们的父母在用自己的双手让孩子变得胆小。
每一个被父母呵斥而变得听话的孩子,都隐藏着对父母“声音”的恐惧。当他们克服了对“大声教育”的恐惧,他们会变得更加难以管教。
所以家长真正应该给孩子的是“低声教育”,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不是用一时的威严和愤怒去“吓唬”孩子。
不要让愤怒模糊了问题
敏仪妈妈被爸爸骂的时候,经常会忘记自己为什么被骂。当然,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我教育孩子的时候。有时候气得我常常在生气之后忘记自己为什么生气。这么说似乎很搞笑,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却经常发生。
如果你不相信我们,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我们和父母的争吵。大多数人能清楚地记得父母说过什么坏话,却记不清具体为什么吵架。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
对孩子大吼大叫会抬高我们的愤怒值,让我们模糊问题的焦点。相反,当父母心平气和地教育我们时,我们对错误的印象会更深。
在《爸爸去哪儿?,有这样一个场景,陈小春很生气,因为贾斯珀一直在玩喇叭,他对孩子的声音不由自主地提高了。然后他越大声,就越生气。最后,他越走越快,孩子因为路不好被甩在后面,这让他更加生气。
最后,贾斯帕和父亲在后面哭着喊道:
--“你现在可以不生气了吗?”
当我们觉得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父母往往只在乎对孩子发火,对孩子大吼大叫。其实他们更应该反思的是自己。我们有没有明确告诉孩子:
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不应该。
包敏就像小时候超市里那个被妈妈骂哭的小男孩一样调皮。他经常让我一个人忙个不停,有时候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他大吼大叫,但是我发现这并没有让他认清自己的错误。他暂时的“乖”并不是意识到在超市里跑来跑去本身就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
很多孩子的错误在生活中是一样的:
▼
为什么我的孩子总是犯错?每次骂他都是“当时有效,过时无效”?
为什么孩子要先骂才会听话?
为什么...因为我们被愤怒迷惑了。在对孩子大吼大叫的时候,我们只记得“大声”的表达自己的愤怒,却不记得“小声”的说ta犯了什么错,怎么改正,怎么对。
低沉的声音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错误
敏仪妈妈高三的时候,班上来了一个新的英语老师。这位女教师接近退休年龄。她本来已经决定不上高三班了,但是为了拯救我们班的皮猴,她接下了这个任务。她从来没有在课堂上骂过我们,也从来没有用这种方式来整顿班级纪律。但奇怪的是,在她的“低声教育”模式下,我们的英语
我把这归功于老师的人格魅力。我们在课堂上自发的安静和专注,都是因为老师本身的“谦让”气质,所以她不需要骂我们,也不需要吼我们。即使有些同学极其不听话,她也能轻易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用一个眼神就能解决问题。
其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培养自己“不怒自威”的气质,低声教育孩子,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因为怕被父母大声责骂而临时改变自己。
在为包敏双吼教育之后,父亲和闵毅决定互相监督,用“低声教育”改变我们的孩子和我们自己。
当然,一开始我们两个还是时不时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觉得孩子不吼就不听话,经常会勃然大怒,忘了给孩子“留面子”,但是慢慢的我们发现了低声教育的好处。
首先,包敏已经成为一个小绅士了。他很少像其他小男孩一样淘气,但经常表现得像个大人。因为我和敏毅爸爸的“低声教育”,他觉得自己像大人一样受到尊重,所以应该像大人一样骄傲,和我们有更亲密的关系,愿意和我们分享他的小秘密。
在我和敏仪爸爸压低声音之后,我们也发现儿子似乎更愿意和我们讲道理了。他不需要讲额外的经历来对抗我们对他大吼大叫带来的恐惧,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我们“低声教育”的内容中。
▼
事实证明这是错误的。
事实证明,我这样做更好。
……
低声教育改变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作为父母的我们。
父母在学会放低声音的同时,也把自己放在了孩子的平等地位,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平息孩子的愤怒。他们能以更平和的视角看待孩子的错误,用更公正的语言去纠正。
我们以更坦然的态度面对孩子,给孩子更好的出身家庭环境,让他们更坦然的面对自己的人生。
孩子的改变,都应该是真诚的,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怕父母吼他们,假装一会儿。这才是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