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我经常看到她的好朋友欣欣,用不同的车辆接送上下学。
而且因为工作或者生活需要,孩子家里不止一辆车的情况也不少见。
我看着她说:“哦,是啊,但是我们家不需要那么多。一辆车就够了。”她点了点头。
突然觉得女儿再也不是那个什么都吃什么都喝的小宝宝了。她的小眼睛开始向周围的世界投射,像“寻找不同”的游戏一样,开始发现自己,开始和别人比较。
记得她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和小区的小朋友一起玩。我不知道她说了什么。几个孩子跳起来大声说:“我爸爸高!我爸爸比你爸爸高!”
在场的家长都没有说话,相视一笑。满脑子天真、可爱、无邪的孩子为了“谁的爸爸更高”这件事争论不休,真的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让人忍俊不禁。
但是,如果对比内容换成房子、车子、爸爸的位置,结果会不一样吗?
作为中国特色独生子女的下一代,我们的孩子,相比我们自己,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从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里得到了100%的爱。从衣食住行到教育娱乐,他都是精挑细选。
奶粉要在国外买,玩具要高标准大品牌卖,万元早教随处可见。只有想不到的事情做不到。
而且,好像孩子的东西都商量好了,家长们都选了几个质量价格相当的牌子。
小时候,她曾经买过一个水杯。为了环保耐用,她咬咬牙,花了300多块钱给她买了一个进口水杯。她仍然感到有点不安。这么小的孩子用这么贵的水杯会不会有点奢侈?
结果我带她去上课的时候,发现身边的小朋友几乎都在用这个牌子,或者其他同价位的进口品牌。
原来我眼中的“高档水杯”早就是小孩子的标配了。
同事的弟弟,做生意赚了钱,买了辆路虎。
让他惊讶的是,还在上小学的儿子突然和姐夫的关系亲密了许多。
家人聚会总会问“姐夫来了吗?你开车吗?”我经常主动给姐夫打电话,找一些理由,让他来接我放学。
同事对孩子的心思感到惊讶,也感到无奈和苦恼。
孩子的心理很单纯,希望在同学面前更“体面”。但是,对于这种刻意往脸上贴金的做法,他又不免有些担心。
“你这么小就知道要注意这个注意那个。你以后会得到它吗?”
其实孩子有这种想法很正常。就像喜欢更大更红的苹果一样,向往和追求更好的东西是人的天性。
只是这个阶段很重要,尤其是对尚未成年的孩子,需要正确引导。如果引导得当,可以成为奋斗的动力。如果引导不好,就会导致虚荣和拜金。
为什么在孩子谈论“谁的爸爸更高”的时候,我们可以放松微笑,但一提到钱和经济条件,我们就紧张得像仇人一样?
作为父母,我们太了解成人社会中的世俗、功利、物欲、攀比,以及由此而承受的各种负担和压力,所以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早的知道这一点,被它束缚和干扰。
对于孩子,我们在充满期待的同时,也总是充满了担忧。我们怕他太早,因为有的父母卑微无力,我们怕他太早,又因为有的父母衣食无忧,风景秀丽,他就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不幸的是,儿童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密不可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隔绝一个真实空无菌的世界,尤其是对我们的孩子。
我们不能遮住孩子的眼睛去看眼前的世界,也不能挡住孩子的耳朵去听各种声音。
我们能做的,只是给他一颗强大的心,一个坚定的核心,让他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无论出身、贫富,都能自己辨别是非、对错,然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在麦兜的故事里,妈妈对麦兜说“其实我在外面,我也不是成功的母猪”。
一句普通的话,多么让人心酸。
而这,又是多少普通父母,心灵最真实、最无与伦比的写照。
没有父母不想给孩子最好的,也没有父母看到孩子眼中自己想要却不能的眼神,不会难过。
我们自己可以忍受其中的龌龊,可以满足于简单的饭菜,可以接受低劣的技艺,唯独看不到孩子失落的眼神。
然而,世界之外还有人。无论我们怎么努力,总有些东西是我们给不了孩子的,有些东西是我们帮不了孩子的。
而这个时候,是我们作为父母最无奈最无力的时候。
虽然儿孙自有儿孙之福,父母也帮不了孩子一辈子,但不代表我们可以坐视不管。至少,我们可以未雨绸缪,尽可能给孩子一颗强大的心脏和有保障的核心。
我们要尽早告诉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别人有,我们没有,总有一些东西别人能做,我们做不到。这很正常,不要难过,不要怨恨。
然后,让孩子记住下面的单词,就像在困境中的一招。早点给他,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看看,既是智慧也是力量:
?凡事皆有因
如果别人的东西是努力的结果,那么别人就应该享受。不如退而建之,网开一面。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奋斗了。
?但是富不过三代
虽然目前社会阶层越来越固定,但不同阶层之间还是有渠道的。如果你不够努力,哪怕你手里拿着的是父母的原始积累,你也有可能跌出原来的阶层。
?命运的礼物已经在黑暗中定价了
如果别人的东西都是通过光明正大的手段获得的,那么他迟早会付出相应甚至数倍的代价,所以没必要羡慕,更不要跟风。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步伐胜于语言,举止胜于说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永远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不管你之前是否足够努力,是否足够满意,都要用实际行动向孩子证明,你还在追求更好生活的路上。此外,开始永远不会太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