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刻,当你看到孩子的时候,你也看到了自己。你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教育自己,考验自己的人格。”——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1
有一天,一个做大学老师的朋友跟我聊起他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夫妻俩都是医生,朋友的老婆还是个“乌龟”,儿子的成绩却是全班倒数。他问我为什么,我说你老婆太能干了。
他以为是开玩笑。他以为我指的是他老婆事业忙,就说,不是,我老婆天天陪他写作业,就是每次不到五分钟就暴跳如雷,对着孩子吼:“你怎么这么笨!”。我说,你看,这就是问题所在。你儿子的妈妈太聪明了。他这么小怎么可能比他妈聪明?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有多少名人传记是这样描述母亲的:母亲温柔贤惠,善解人意,她总是默默为孩子付出,毫无怨言。母亲们坚强、善良、自信,似乎没有什么能难倒她们...这些词熟悉吗?
能养育出这么优秀的孩子,就是这样的妈妈。因为孩子小时候对妈妈有一种本能的依赖。
所以,母亲的性格、语言、行为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怎样才能让孩子的性格习惯不朝着和妈妈性格相反的方向发展,继承妈妈的优点?最好的办法是,一个母亲必须在孩子面前收敛锋芒,成为一个真正的母亲。
母亲不需要在孩子面前,而不是在谈判桌上,用挑剔、批判、完美的眼光看着孩子。他们咄咄逼人的态度,尖酸刻薄的语言,霸道的行为,自以为是的判断,对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伤害远远大于应试教育。
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孩子对母亲这个角色的要求几乎是不变的。
2
妈妈最好看一下,说,哦,我也不知道。让我们一起查字典,好吗?几次之后,母亲教孩子使用字典。同时,孩子查字典认识单词后会很有成就感。多次之后,他会养成不依赖母亲查阅资料的习惯。
当孩子来问妈妈问题的时候,妈妈千万不要表现得像在职场上一样聪明能干。假装“无知”是鼓励孩子自己开动脑筋想清楚这个问题的好方法,或者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书籍,或者利用网络。
如果孩子已经知道错在哪里,妈妈就不用纠缠了。但最后还是鼓励他:你看,想通了下次考试就不会错了。如果妈妈觉得自己控制不了情绪,就会去卫生间洗脸,照照镜子,深呼吸几下。
这个时候,妈妈最好轻松地对孩子说,不管你怎么做,爸爸妈妈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都不如你。别担心。这个时候,孩子会感到自信和有底气,他会比平时玩得更好。
如果孩子第二天要去参加一个重要的活动,当妈妈观察到孩子压力大、紧张时,最好是当晚她陪他睡在孩子的床边,睡前给他讲个故事或读他喜欢的书,缓解他内心的压力,直到孩子睡着才离开。
不要孩子。当母亲认为她不会放弃的时候,她首先表现出的希望很小。最惨的是用刻薄的语言挖苦他,把孩子批评得一无是处,甚至是新账旧账一起算。这样的母亲教育下的孩子,会极度自卑,甚至放弃自己美好的未来。
妈妈绝对不能成为“专制”的代名词。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缺乏主见,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母子之间要建立平等的关系(平等不是无原则的),要懂得尊重对方。
总之,妈妈是家里的妈妈,不是职业女性。一个母亲要照顾好孩子的日常生活,关注孩子内心的起伏,关心孩子的一举一动,呵护孩子幼稚的情绪,培养孩子的性格。
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在未来超越自己,那么,一个母亲再有能力,在孩子面前也一定是懵懂、愚蠢、迟钝、温柔的。
这样,孩子会很有成就感地觉得自己比妈妈“博学”、“聪明”、“敏捷”。他觉得自己每天都在超越妈妈,直到有一天,他真的做到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