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我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责任心,有出息。那么如果孩子从小就害怕困难,怎么办呢?让我们看一看。
问:女儿在学习中总是害怕困难。她只愿意做简单的题目,拒绝做稍微难一点的。即使我告诉她我会帮助她,她也不会同意。我真的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怕困难?作为父母,我们总是鼓励她,经常表扬她聪明,经常在她做对的时候为她鼓掌。为什么她看起来这么没有安全感?
严格来说,在不了解更多背景信息的情况下,我无法知道孩子每次拒绝选择更难的题目时的内心想法。她拒绝是因为她真的不想失败,不自信?还是原题的设置有问题?还是她觉得会让父母担心?这个家庭的亲子纽带是什么?……
但是从这位妈妈提问的内容本身可以看出,家长的鼓励似乎并不合适。
“我经常夸她聪明,她做对的事我也经常鼓掌”,这是我们传统的鼓励和赞美。但如果这些是家长唯一的鼓励方式,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1。父母表扬孩子,希望孩子这样想:“我下次会更好,因为我聪明!”但是,这种鼓励或者表扬,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孩子的思维方向可能和我们预想的背道而驰:“我做对了,我就聪明了。为我鼓掌。那如果我做错了或者做不到,是不是说明我不聪明,我很笨?”很明显,这个时候对孩子来说最安全的就是不要去做那些可能失败或者错误的事情。
2。除了不愿意尝试和接触新问题,很多孩子也不愿意求助,因为求助就意味着自己不会,自己也不好。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成年人:一群人讨论一个问题,他们不懂,却不敢公开或私下问。他们总觉得问就是给别人看“我很笨”,然后自己搔耳挠腮,然后结果就和自己预想的差远了。
这也是我几年前去美国上课后学到的第一课。我发现经常有学生举手直接对老师说:“你能详细解释一下你刚才说的那句话吗?我不太明白。”我当时很惊讶,但看到教授停下来更具体地解释,我感觉棒极了。
父母能做什么说什么?
我们曾经在一个饭团里讲过成长思维和固定思维。成长思维认为一切(包括自身能力)都是可以改变的,更多的是看事情的过程。固定思维认为,很多事情是无法改变的,是注定的。
如果孩子认为我的能力可以提高,遇到难题可以学习新的东西,在攻克难题的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和经历的失败会为我们积累更多的经验,他就不会太在意结果,所以不会害怕难题,甚至会喜欢选择。
而如果一个孩子认为我做得好是因为我聪明或者幸运,我做得差是因为我笨或者运气不好,他觉得他对结果无能为力。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他们害怕遇到困难,他们害怕失败,因为失败已经和他们是不是聪明或者好孩子挂钩了。
这个理论如何应用在育儿上?
1。注意观察孩子做什么的过程,也要让孩子关注过程。对孩子的反馈也注重这些过程,比如:妈妈看到你刚才一直在尝试各种方法;你非常仔细地观察它;你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合作愉快;你认真听课做练习,你努力解决难题,所以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
2。把失败视为学习的机会。很多家长会说:“孩子做得不好,成绩不好,我没有批评惩罚。他们为什么这么害怕失败?”
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做出可以批评和惩罚的动作。我们巨大的情感表达,已经让孩子非常明白,父母看到我失败了,一定会不高兴。
有多少父母看到孩子成绩好就乐于夸奖孩子聪明,给孩子各种奖励?然后当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他变得暴跳如雷,或者只是勉强平静地说“没关系,你下次肯定能考得更好”?
有多少人能对自己的孩子说:“哎呀,现在我们可以知道那些隐藏的路障在哪里了。我们去找他们,消灭他们!”把孩子薄弱的知识点消灭掉,然后一起庆祝就更好了。
同样的,每个人都喜欢成功,不喜欢失败,但是如果我们沮丧或者责怪别人,孩子会看到的。所以他们可能会发脾气,大喊:“都是你的错!”
如果我们失败了,就说:“啊,这是错的。嗯,让我看看怎么改进。”或者“好吧,下次我可以换个方式试试”,那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看到,学到。
最后,我们有必要非常死板,完全不夸自己的孩子“牛逼聪明”吗?
不太会。我们每个人都有忍不住为孩子的作品脱口而出的时候吧?我们是真实的人,有真实的感情,当孩子给我们惊喜时,给予温暖的赞美是很自然的。
我们只需要记住:我们对孩子说的话不止一句,孩子不会因为这句话而“身败名裂”。即使我们脱口而出孩子“聪明,牛逼”,我们也可以补充后面你看到的过程,肯定孩子在过程中一步一步学习提高的努力。
但是,如果你只能夸成绩,夸孩子“聪明,牛逼”,那么现在就是有意识地去实践和改变的时候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