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攻击行为的分类

幼儿攻击行为的分类,第1张

幼儿的各类攻击行为解析

为什么宝宝会攻击别人,而且是硬的?这是为什么呢?可能有很多家长不知道这是好是坏。下面这篇文章对幼儿的各种攻击行为进行了分析。让我们看一看。

方法一:营造不利于攻击的环境

宝宝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可以模仿自己喜欢的角色的语言和动作。如果把这种行为带入现实生活,就会导致攻击性行为。

场景再现:明明的爸爸是警察,他很崇拜爸爸。让他给他买个玩具手枪,和他爸爸一起玩抓小偷的游戏。当然是拿着手枪的警察,让他爸当坏人。但是和孩子玩的时候也要当警察,抓“坏人”的时候经常把孩子打哭。

情景再现:宝宝最喜欢看孙武空的动画片。他高兴的时候就手舞足蹈,大叫:“怪物,他能跑到哪里去?”大喊大叫还打人。

对于这样的宝宝,要尽量避免让宝宝接触有暴力镜头的电视剧和动画片,尽量避免提供攻击性的玩具(如玩具枪、刀具等。)为宝宝提供良好的活动氛围。

方法二:去除宝宝攻击的强化

很多时候,宝宝之间的攻击,大多是因为争夺玩具引起的。因为婴儿缺乏与同伴交流的技巧和语言能力,所以只能求助于“强迫”。

场景再现:凡凡怀里抱着一个漂亮的球,童童也想要。范范警惕地看着童童,把球握得更紧了。童童把范范推倒并抢到球,范范哭了。

童童和范范一起玩,童童为了拿到球,把范范推倒并抢球。这个球加强了童童的侵略性。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让宝宝把玩具还给同伴。如果你不把玩具从宝宝手里拿回来,你就会鼓励他。他以后会去抢别人的玩具,因为他知道这是得到玩具的有效途径。所以,当宝宝因为争抢玩具而攻击时,家长要表明立场,让宝宝认识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方法三:培养宝宝的同理心

共情能力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感受、理解和体验他人需求和情绪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攻击者看到受害者明显的痛苦时,往往会停止攻击。然而,好斗的人不会。他们会继续攻击受害者。这是因为他们缺乏同理心技能,不会同情受害者。所以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情感换位等方法,让孩子把自己放在被攻击的位置,感受同伴的感受。

场景再现:豆豆睡前让妈妈给她讲故事。妈妈想起了她和她的小朋友今天为了玩具暴跳如雷的样子,决定自己编一个小故事。

“豆豆和小米是两个好朋友。他们经常一起玩。一天,豆豆的妈妈给豆豆买了一个新玩具。豆豆很喜欢,小米也很喜欢豆豆的玩具。刚伸手一摸,豆豆就火了,把玩具紧紧抱在怀里,用脚踢小米。小米好难过。”

豆豆听得很认真,她妈妈问她:“你喜欢这个豆豆吗?如果小米妈妈给小米买了一个新玩具,你很喜欢,但是小米不跟你玩,还踢你,你会怎么样?”

豆豆没说话,他妈妈也没说话。

过了一会儿,豆豆说:“我不踢小米了。”我知道妈妈的故事起作用了。

这位妈妈讲了关于宝宝的故事,既照顾了宝宝的自尊心,又让她感受到了把宝宝放在另一个位置的攻击者的感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方法四:冷处理宝宝的攻击性行为

场景再现:郝好突然伸手抓豆豆的胳膊,豆豆放声大哭。妈妈赶紧把豆豆抱起来,检查他的划痕,温柔地安慰他。妈妈没有批评郝好,而是假装不理他。妈妈知道他在看自己,但她就是不看他。

有时候,宝宝故意的调皮行为,只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如果是故意忽略,那就是对宝宝的惩罚。所以,当宝宝出现攻击性行为时,不要去关注,即不要强化其攻击性行为,而要对被攻击的对象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温柔的安抚,这会让宝宝意识到攻击性行为是不可接受的,从而减少宝宝的攻击性行为。

方法五:鼓励宝宝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表现出的谦逊、帮助、合作、分享,甚至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做出自我牺牲的一切有助于社会和谐的行为和趋势。它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行为。宝宝的亲社会行为是在父母和同伴的影响下,通过模仿、认同、内化等心理机制,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情景再现:妈妈打来热水给奶奶洗脚,宝宝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晚上,妈妈下班回家,宝宝颤颤巍巍地端来一盆水,嘴里说着“妈妈洗脚”。

这是电视广告里的一个小情节。母亲的行为感染了宝宝,激发了宝宝的亲社会行为。所以家长要鼓励宝宝亲社会的行为,比如让宝宝学会谦让,学会分享,这样会减少宝宝的攻击性行为。

方法六:父母要做宝宝的榜样

场景再现:郝好和朋友一起玩的时候,经常咬人打人,被打的婴儿父母很不高兴。当一位家长又来找我们时,郝好的父亲忍不住给郝好上了一堂好课。“爸爸打人,我打人”,这是浩浩喊出来的一句话。

当宝宝有攻击性时,家长往往会生气,通常会“以暴制暴”。但你难道不知道,这给了宝宝一个认知误区——别人做错了,他就可以被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婴儿生命的前三年,父母对婴儿的影响最大。所以家长要给宝宝做好榜样,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了解宝宝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宝宝的行为,而不是责骂和殴打宝宝,让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处于和谐温馨的氛围中。

心理角度:宝宝攻击有特殊原因

不能一概而论宝宝的攻击性行为。爸爸妈妈要站在宝宝的角度,看看是什么让宝宝非要用“力”。只有知道宝宝为什么这样做,才能有针对性的目标,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婴儿用嘴探索世界引起的攻击行为

镜头一:宝宝和妈妈坐在床上玩耍,宝宝把能摸到的玩具都放进嘴里品尝。母亲看着婴儿笑了。婴儿爬进她的怀里,把头靠在她的肩膀上,咬她。母亲痛苦地呼吸着,但婴儿却无动于衷。

解读:此时宝宝正处于出牙阶段,牙龈黏膜受到刺激就会感到痒,所以会咬人。此外,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每个孩子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口唇阶段,这个阶段大约跨越生命的前18个月(0-2岁)。在口腔期,婴儿用嘴唇探索周围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经常看到婴儿把他们能得到的一切都放进嘴里。婴儿咬人的攻击行为也是婴儿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

建议:对于出牙期的宝宝,注意宝宝的安全,不要把小东西放在嘴里,以免窒息;另外,宝宝的玩具也要经常消毒,给宝宝提供一个安全的探索环境。宝宝咬的时候,告诉宝宝被咬的感觉,告诉他他的小伙伴不喜欢这种动作。时间长了,宝宝就不会靠咬来探索世界了。

因争夺游戏而引发的攻击空

镜头二:杨洋坐在地板上堆木头,欣欣在旁边玩赛车。杨洋被欣欣吸引,忍不住俯身看欣欣玩耍。杨洋阻止欣欣的活动范围。欣欣什么也不说,把杨洋一个个推倒,又和自己玩了起来。

解读:1-3岁的宝宝不能准确把握空之间的关系。所以,当你和伴侣在一个小空的房间里,往往会有游戏挤在一起。由于条件反射,你的宝宝可能会不自觉地推开面前的孩子,或者对周围的孩子采取武力攻击。尽量有足够的活动空。

建议:宝宝和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注意给他们一个宽敞的活动室空和充足的玩具。这个阶段的宝宝通常会玩彼此的游戏。当宝宝因为太投入而不自觉地进入别人的“领地”时,可以提醒宝宝自己影响了其他孩子的活动,让宝宝找到自己的活动室空。

不当肢体语言导致的攻击行为

镜头3:10个月大的童童和1.5岁的宁宁是经常在一起玩耍的表兄妹。一天,妈妈来到童童家和宁宁一起玩。童童正坐在床上。宁宁挣脱了母亲的怀抱,笑着搂住了童童的脖子。童童吓得大声哭了起来,但宁宁止住了笑。她疑惑地瞥了一眼母亲,把童童推开了。童童哭得更厉害了。宁看了看,看了看母亲,哭了起来。

解读:人们常说:婴儿打人,不轻佻。这是因为宝宝对自己身体动作的意识和控制力比较差。有时候,宝宝对喜欢的人表达好感,却因为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而引起善意的攻击。

建议:宝宝对自己动作的认知是通过父母和周围人的互动获得的。所以,你要时刻对宝宝的动作给予正确的反馈。当宝宝打你打得太狠的时候,你要告诉他你的感受,同时也要向他展示你表达好感的正确方式。久而久之,宝宝就会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与孩子交流。

缺乏语言能力导致的攻击性行为

镜头4:孩子们在户外玩耍,尧尧和他的好朋友在摇木马。尧尧看到旁边有一个球,就从木马上下来捡起来。西西坐在尧尧的位置上。尧尧迅速丢下球,跑过去,把西西推倒,自己上了木马。西西泪流满面。

解读:尧尧还没玩够特洛伊木马游戏。他想把球带过来玩。这时,他看到西西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就急着要发作。这是因为孩子缺乏语言表达的能力。当他们有自己的需求时,无法用语言表达,只好用行动而不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这就导致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建议:2-3岁是宝宝口腔发育的关键期。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宝宝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减少由此产生的攻击行为。同时,由于语言发展缓慢的孩子往往更依赖肢体语言与同龄人交流,家长也要加强孩子对正确肢体语言的习得。

宝宝心情不好导致的攻击行为

镜头五:宝宝想要糖果,妈妈不让宝宝吃。宝宝哭了,妈妈不妥协,把宝宝留在房间里,各忙各的。看到宝宝哭的很伤心,想哄宝宝,宝宝就伸手打了阿姨的嘴巴。

解读:当宝宝心情不好的时候,比如饿了,累了,或者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很容易生气,甚至打人。此外,当婴儿学习新技能时,他们的感觉与成人一样。如果他们失败了,婴儿会很沮丧,很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建议:家长要多和宝宝沟通,主动关注宝宝的需求,教会宝宝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当宝宝在学习技巧上遇到挫折,宝宝即将情绪失控的时候,家长可以把宝宝抱在怀里让他冷静下来,然后贴在宝宝的脸上,轻声鼓励宝宝,让宝宝感受到父母的爱,提高宝宝抵抗挫折的能力。

缺乏分享意识导致的攻击行为

镜头七:奇奇和妈妈去田甜家玩。田甜把所有的玩具都拿到她身边,不让奇奇玩。田甜的妈妈给了奇奇一辆汽车。田甜突然不高兴了,用眼睛盯着奇奇,伸出她的小脚去踢奇奇。

解读:2-3岁的宝宝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他们往往以自己的需求为唯一标准。现在的家庭大多由爷爷奶奶、父母、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组成,孩子缺乏与同龄人交往的经验和分享的意识。

建议:家长要有意识地教育宝宝和孩子在家里玩玩具,利用和创造机会让宝宝在家里发展分享行为:比如让宝宝和家人分享食物;让宝宝带上玩具和其他朋友一起玩。随着宝宝集体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和分享行为的发展,宝宝的攻击性行为会越来越少。

温馨提示:宝宝打孩子,家长“三不”

不要大声责骂打人的宝宝,因为宝宝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你的训斥只会让他感到不解。

第二,不要因为宝宝打人就让他尝到挨打的滋味。你的宝宝不会理解这种意图,他只会认为你在伤害他,这会让他更有攻击性,甚至你的孩子可能不再信任你。

第三,不要鼓励宝宝报复打他的孩子。如果所有被打的宝宝都报复,那么“暴力”宝宝会越来越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119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1
下一篇2022-10-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