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糖,是一类可以产生甜味的糖,和传统糖不同,热量很低。代糖能使大脑感知到甜味,但不怎么会引起血糖水平的波动。“代糖”食品,这些食品的特点是不加糖(如:白糖、砂糖、蔗糖、葡萄糖等),而以代糖(Sugar substitute)代替。
代糖最初是为了给糖尿病人使用而创造的,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无糖食品中。根据原料和获取方式,可以将代糖分为天然代糖、糖醇和人工代糖 。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通常糖尿病人专卖店或者超市里面都有卖。因为代糖的甜度实在太高了,只要用极少的量就会很甜(例如可能0.0X公克),为了方便使用,会在其中添加麦芽糊精等当增量剂,因此,在使用时仍会吃到一些热量。
但即使食物上标注“无糖”而大量进食,也是会摄取过高的卡路里的。所以,想通过吃代糖食物而减肥的人,如果不进行限制性的热量摄取,是不可能达到减肥效果的。患有苯丙酮尿症(PKU)的人不能摄取阿斯巴甜。
“百白破”是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传染性疾病的专用疫苗。然而,众多的临床实践发现,尽管百白破疫苗具有良好的预防传染病作用,但同时也有很多不良反应。这里就常见的不良反应以及防治方法作一介绍,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神经系统异常反应 1、神经炎:多发生于接种后的5~7天或两周左右,甚至更长时间,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出现肌肉萎缩、麻痹等症状,常出现面神经麻痹,口角歪斜。 2、脑病:多发生于接种后的3天内,有抽搐、痉挛、惊厥、昏睡或异常嚎叫等症状,但大多可恢复,极个别患者可留有永久性的损害,如出现肢体肌肉萎缩和麻痹、精神迟钝或癫痫样发作。 3、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多发生于接种后的1~4周,平均为10天左右。表现为突然发病、四肢酸痛、手足发麻,并可伴有发热、烦躁不安、嗜睡、呕吐、抽搐,以后出现反射改变、偏瘫、脑神经麻痹,如脊髓受损,会出现肢体瘫痪,有的可有神志昏迷等脑膜刺激症状。大部分患者病情发展较快,急性期过后可逐渐缓解,个别人会留有后遗症。 处理:发生神经系统异常反应的患者,一般可采用50%葡萄糖40毫升静脉注射,每日两次,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100~200毫克静脉滴注;发生脑炎的患者,可用甘露醇等进行脱水治疗,并给予三磷酸腺苷、细胞色素c、辅酶a等促进细胞代谢的药物,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1和b2等。 皮疹 一般于接种疫苗后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皮疹的形态可有多样,常见的有荨麻疹,类似麻疹、猩红热样皮疹,渗出性丘疹,水疱样多形疹,出血疹或紫癜等,可为全身性或局限性,出疹时可伴有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对于皮疹的治疗,主要是抗过敏,必要时可用激素治疗。 过敏性休克 接种疫苗后数分钟或1小时内突然发生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昏厥、紫绀,倘若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因此,人们对此必须加以警惕,一旦出现休克,应立即让患者平卧,并根据病情的轻重依次应用以下药物: 1、1:1000的肾上腺素:成人每次0.5~1毫升,儿童每次每公斤体重0.02~0.03毫升,皮下注射。如果10分钟后不见恢复,可再用一次。 2、氢化可的松:成人每次100~200毫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0毫升中静脉滴注;儿童每次每公斤体重2~4毫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毫升中静脉滴注;情况危急者,可用上述肾上腺素量的1/2~2/3,稀释于5%葡萄糖溶液20~40毫升内静脉注射。 3、地塞米松:成人每次10~20毫克,儿童每次5~10毫克,加入5%~25%葡萄糖溶液10~20毫升中静脉注射,注射后及时补液。 4、酚妥拉明:对经过上述方法处理后仍然不能见效者,可酌情给予酚妥拉明,一般成人每次10~20毫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毫升中静脉滴注;儿童每次每公斤体重0.2~0.3毫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50毫升中静脉滴注。 5、间羟胺:对于仍未见效者,可酌情加用间羟胺,成人每次15~100毫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毫升中静脉滴注;儿童每次每公斤体重0.3~2毫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毫升中静脉滴注。 6、其他治疗:如果病情危重,并伴有呼吸困难者,应及时给氧;喉头水肿严重者,应做气管切开;支气管痉挛者,应静脉注射氨茶碱,成人每次250毫克,儿童每次每公斤体重2~4毫克;如有呼吸抑制、心跳微弱者,必要时应进行气管插管等。 低张力低应答反应(又称休克样综合征) 这是百白破疫苗注射后的一种比较少见的并发症,常发生在2~8个月的婴儿中,一般在接种后10小时内出现。其表现为面色苍白、昏睡、烦躁、厌食,大多可自行恢复,约有0.2%的儿童可出现突然虚脱、持续尖叫,明显的神经系统变化,甚至死亡。其发生的原因可能与过敏或低血糖有关。 血管神经性水肿 常发生于接种后的1~3天内,注射局部出现红肿,皮肤因肿胀而发亮,严重者可扩展到整个上臂。对于这种情况主要采用抗过敏治疗。1:用药时机 不推荐甘露醇用作预防脑水肿。对甘露醇的使用时机还没有统一的观点,还有待于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
随着CT和MRI的广泛应用,发现血肿明显扩大的患者比例较高。血肿的扩大至少与血压增高的程度、凝血功能、出血部位以及血肿形态等因素有关。而一旦怀疑有活动性出血,甘露醇的使用应十分谨慎。因为甘露醇使血肿以外的组织脱水后,可使血肿-脑组织间的压力梯度迅速增大,从而促使血肿扩张或加重活动性出血,导致临床症状恶化。有人建议脑出血患者首次CT检查后应采取积极的措施,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24~48小时后复查CT。若病情及血肿大小均稳定,则可使用甘露醇等渗透性药物,以帮助减轻脑组织水肿。目前,对甘露醇的使用时机还没有统一的观点,还有待于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我们认为对脑出血患者甘露醇的应用时机,应考虑患者病情及血肿的大小及部位等,注意个体化。
对于脑出血:这个时间窗应是指从血管破裂出血开始到形成凝血栓子不再出血为止。在这段时间内应用甘露醇是危险的。因为高渗的甘露醇会逸漏至血肿内,血肿内渗透压随之增高,加剧血肿扩大,对脑细胞损害加重,并有可能酿成恶果。一般6h后使用,但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情况。只要有活动性颅内出血,甘露醇应用就是禁忌。
2:滴速问题
滴速越快,血浆渗透压就越高,脱水作用就越强,疗效会越好。然而要注意患者的基础疾病。有心功能不全、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滴速过快可能导致致命疾病的发生。短暂的血容量升高可能引起急性心功能不全过多的利尿可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可引起血粘稠度增高,会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脑梗塞。过快的滴速可能对肾功能有损伤作用。一般要求在20min内滴完。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而定。
3:用量问题
甘露醇作为降颅压药应用于临床由来已久,但对其用药剂量尚有争论,目前有以下几种观点:
1使用甘露醇主张大剂量1.0g/kg。Wise等曾认为大剂量1.0g/kg为有效剂量,有效时间为4~6小时。用***犬实验,通过监测颅内压发现甘露醇降颅内压最佳剂量亦为1.0g/kg,但有效时间90~120分钟。他们认为对重症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如需要迅速有效地降低颅内压时,甘露醇剂量以1.0g/kg为宜,用药时间应在120分钟内重复给药。但也有人认为,甘露醇的剂量最大只能达每6小时1g/kg,没有必要再加大剂量或缩短用药间隔,超过此剂量不能增加脱水作用,而只能增加副作用。
2有人主张使用小剂量甘露醇(0.2~0.5g/kg)。认为小剂量甘露醇降低颅内压作用与大剂量相似,
且可避免严重脱水、渗透失衡以及在大剂量时发生甘露醇外渗。临床观察均发现采用0.5g/kg的小剂量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疗效与大剂量相仿,且无毒副作用发生。采用首剂甘露醇0.75g/kg,以后每2小时给0.25g/kg或直到血浆渗透压超过310mOsm/L,这种有规律和频繁使用甘露醇,颅内压变化较平稳。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合并心肾功能的损害,大剂量甘露醇使肾血管收缩增加心肾负担。小剂量甘露醇扩容,利尿,扩张肾血管,对肾脏有保护作用,且小剂量甘露醇降颅压作用与大剂量相似,因此小剂量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安全有效的
用量小脱水降颅压作用就小,用量大、滴速快其副作用就相应增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认真对待。小灶出血,可用20%的甘露醇125~150ml较快速静滴,每日2次或q8h。比较大的出血灶或严重的缺血性脑水肿可用到125-250ml q4-8h。并要考虑其基础疾病。有心功能不全、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倾向的要慎用。并根据不同情况适当加用速尿或/和白蛋白。如果患者有明显的心,肾疾病应优选速尿。一部分动物试验证明125ml与250ml其脱水作用无明显差异,但也有试验表明剂量大者脱水作用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有量效关系。最佳能够使病人血浆渗透压300-320mOsm/L之间
4:使用多长时间 一般7±3天,个别严重者14±3天
5:甘露醇的反跳机理及防范措施
甘露醇的半衰期为(1.23±0.22)h,分布容积(Vd)为426.79ml,药物动力学特性表现在体内消除快,分布不很广泛。蔡明虹等[11]研究表明,脑脊液中甘露醇的排出比血清中甘露醇的排出慢,甘露醇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并在脑脊液中滞留,当血中甘露醇浓度降低时,脑脊液中甘露醇仍保持较高浓度,形成新的渗透梯度,从而引起脑压反跳。反跳时间多在给药后1小时。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高剂量组(760mg/kg)用药1~1.5小时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反跳现象,测脑脊液中甘露醇浓度(0.91±0.64)mmol/L而低剂量组(400mg/kg)无反跳现象,脑脊液中甘露醇浓度较低为(0.65±0.53)mmol/L,且脑压下降百分率优于高剂量组。颅内高压患者静注甘露醇降脑压时,剂量以400mg/kg,输入速率不要超过50mg/(kg•min)为宜,这样既可达到最佳降压效果,又可防止脑压反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