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疹(féi,音肥),中医病证名,是一种中风后遗症。一般叫风粟疹,类似偏枯。症见肢体瘫痪,身无痛,或有意识障碍,手足痿废而不收引,或不能言语。《灵枢·热病》:“粟疹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参见风粟疹条。
2 粟疹子粟疹(fèi)(miliaria)亦称为粟粒疹,是由于高温闷热环境中出汗过多且不易蒸发,致使汗腺导管口阻塞,汗液潴留后汗管破裂而引起汗液外溢渗入周围组织引起的浅表性炎症反应。包括四种类型:白粟疹或晶形粟粒疹(miliaria crystallina),红粟疹或红色粟粒疹(miliaria rubia),脓粟疹或脓疱性粟粒疹(miliaria pustulosa)和深粟疹或深部粟粒疹(miliaria profunda)
粟疹与祖国医学文献记载的“”“痤”相类似。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汗出见湿,乃生痤”。又如《外科证治全书》(俗名粟疹子)记载:“夏月汗湿——郁毛窍发如疹”。又如《外科正宗》记载:“痤者密如撒粟,尖如芒刺,痒痛非常,浑身草刺,此因热体见风毛窍所闭”。
2.1 疾病名称粟疹
2.2 英文名称miliaria
2.3 粟疹的别名
粟疹子;汗疹;粟粒疹;粟性疹;痱
2.4 分类皮肤科 >物理性皮肤病 >湿热电放射所致的皮肤病
2.5 ICD号L74.3
2.6 粟疹的病因在下列情况下,易发生粟疹:在高温潮湿季节,排汗功能尚未健全的婴幼儿、幼童及体胖多汗的成人或长期卧床病人等因汗液排泄不畅,汗孔阻塞而发病。此外维生素A缺乏患者,皮肤角质层增厚,汗腺导管因潴留的汗液而肿胀,致使汗孔变窄或阻塞。
2.7 发病机制粟疹的发生有3个步骤:小汗腺导管的角质栓形成,导管破裂和汗液外渗至阻塞水平以下部位。导管阻塞水平决定了粟粒疹的类型,角层内的浅表角质栓引起白粟疹,导管恰好在角栓下方破裂,形成隆起的透明小水疱,顶部完全由角层细胞构成。表皮较深在部位的阻塞导致红色粟粒疹,此型可出现红斑和瘙痒,这是因为汗液损伤表皮细胞后释放的酶 *** 皮肤感受器所致。表皮真皮交界处的汗管阻塞,使汗管真皮部的上端破裂,从而在浅层真皮内发生汗液潴留,导致深粟疹形成。
2.8 粟疹的临床表现2.8.1 白粟疹常见于间擦部位,皮疹为帽针头大小白色密集薄壁透明小水疱,约1mm大小,疱壁易破,外观呈露珠状,周围无红晕,迅速出现,数天后很快干枯而消失,干后有极薄细小鳞屑,自然脱落。常无自觉症状。多见于卧床不起,高热汗出不畅及术后体弱者,维生素A缺乏所致粟疹以此型为多。
2.8.2 红粟疹一般见于潮湿闷热的夏季。皮疹好发于肘窝、腋窝、颈、胸、背及小儿头面部、臀部、妇女 *** 下,但手掌与足底不出现。发病急骤,开始出现红斑,继之发生密集排列的针头大小丘疹或丘疱疹,周围绕以红晕。皮疹成批出现,消退后有轻度脱屑,搔抓后可继发感染导致毛囊炎,疖肿,有时可继续数周。自觉有灼热和刺痒感。
2.8.3 脓粟疹皮损好发于四肢屈侧和 *** 等皮肤皱褶部位,小儿头颈部亦可见。粟疹顶端有针头大小的浅在性小脓疱,疱内可查见细菌。自觉有刺痒感,可伴微热或高热。常发生于婴儿湿疹,尿布皮炎,接触性皮炎的患部。机体抵抗力差或皮肤卫生条件差者,可于红粟疹基础上继发感染形成脓粟疹。
2.8.4 深粟疹皮疹好发于躯干、颈部,皮损为密集的与汗孔一致的非炎症性正常肤色深在性水疱,直径约1~3mm,刺破水疱有透明液体流出。无红斑与瘙痒。本病多发生于热带地区,以复发性红色粟粒疹患者多见。患者常有代偿性面部多汗和腹股沟及腋窝淋巴结肿大,其中大多数出现广泛的小汗腺功能丧失,肿大的淋巴结随粟粒疹的消失而逐渐变小。
2.9 组织病理检查各型粟疹均有角质及角化不全栓和汗液潴留水疱,糖原染色技术可证实蟠形导管仍有持续分泌能力。白粟疹无其他组织改变,而红粟疹出现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和部分血管扩张,复发和广泛病变者可并发无菌性脓疱及细菌感染性脓疱。
2.10 粟疹的诊断根据其临床症状,损害特征及发病季节便可诊断。
2.11 中医病机和辨证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夏日蕴湿,复感暑邪,熏蒸皮肤,闭于毛窍,汗出不畅,而致使汗液潴留于皮肤所致;也有因素有食滞,外感暑热之邪而发生本病者。
中医辨证分型:
2.11.1 暑湿蕴结型主证:皮肤潮红,有密集成片的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剧痒,心烦口渴,尿黄,舌红,苔黄或腻,脉象滑数。
辨证:暑湿蕴结,汗出不畅。
2.11.2 湿热郁蒸型主证:久病卧床或高热汗出不解,胸腹有水晶状粟粒大小水疱,色白透明,发热身重,胸闷呕恶,大便燥结,小便赤,舌苔黄,脉数。
辨证:湿热郁蒸,里热不泄。
2.11.3 暑湿夹毒型主证:皮疹色红,掺杂脓疱,痒痛相兼,心烦口渴,便结溲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辨证:暑热夹毒。
2.12 鉴别诊断粟疹须与夏季皮炎相鉴别,后者病史、炎症程度及损害的分布皆与本病不同。
2.13 粟疹的治疗外用粟疹子子粉或炉甘石洗洗剂,有继发感染者应酌加抗生素药膏外用或口服抗生素。
2.13.1 中医疗法(1)暑湿蕴结型:
治法:清暑利湿,散热解毒。
芦根30g、茵陈15g、藿香10g、黄芩10g、竹叶10g、滑石块20g、荷梗10g、生薏米30g、西瓜翠衣10g、六一散30g。
(2)湿热郁蒸型:
治法:清热利湿,透表散热。
方药:杏仁10g、滑石块20g、通草10g、竹叶10g、香薷10g、黄连10g、厚朴10g、藿香10g、冬瓜皮15g、生薏米30g、茯苓10g。
(3)暑湿夹毒型:
治法:清暑解毒。
选药:双花15g、连翘15g、黄连10g、黄芩10g、生地30g、菊花15g、栀子10g、丹皮15g、茅根15g、藿香10g、生石膏30g、六一散30g。
2.13.2 单方成药(1)绿豆适量,煮水代茶饮。
(2)六一散适量冲水代茶饮。
2.13.3 局部治疗(1)马齿苋30g,煎水外洗,后扑撒粟疹子子粉。
(2)蒲公英30g、败酱草30g、车前草15g,煎水外洗,后扑粟疹子子粉,适用于有脓疱者。
2.14 预后红粟疹搔抓后可继发感染导致毛囊炎,(疖肿),有时可继续数周。深粟疹,大多数出现广泛的小汗腺功能丧失,肿大的淋巴结随粟粒疹的消失而逐渐变小。
2.15 粟疹的预防暑伏季节应加强室内通风,散热,衣着宜宽大,勤换内衣,勤洗澡,但忌用热水洗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此外应避免搔抓,以防继发感染。
2.16 相关药品维生素A、粟疹子粉、炉甘石、炉甘石洗剂、黄芩
2.17 相关检查维生素A、糖原染色
治疗粟疹的穴位 足临泣,胸胁腰腹膝外廉痛,临泣主之。大风目外眦痛,身热痱,缺盆中痛,临泣主之。月水不利,见血而有身则败,...
合谷针灸资生经》:风疹,合谷、曲池。《针灸甲乙经》:痱痿,臂腕不用,唇吻不收,合谷主之。聋,耳中不通,...
大骨空痱子偏方藿香正气水
痱子偏方藿香正气水,夏天到来的时候很多孩子身上都是会长痱子的,痱子是婴儿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病多见于生活环境的潮湿,下面看看痱子偏方藿香正气水。
痱子偏方藿香正气水1临床上并不首先推荐使用藿香正气水去痱子,该方法较为少见。如果在特殊情况下需应用,可以使用藿香正气水局部涂抹于起痱子部位,然后保持干燥、凉爽,也可在洗澡时少量滴到浴盆内,或擦拭身体,可起到杀菌灭菌、发散解表、消炎止痒的作用。
亦可口服,但需要注意藿香正气水中含有40%-50%的酒精,因此不建议儿童、妊娠期女性、年老体弱者,以及需要驾车的人群和对该药物过敏的患者服用,且服药期间不得与头孢菌素类、甲硝唑、替硝唑等药物联合使用。
除藿香正气水以外,中医临床上通常建议取适量鲜马齿苋、金银花、野菊花或鲜紫花地丁,煎水温洗去痱子。
此外,患者也可选择在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和痱子粉进行涂抹,对于脓性痱子可外用鱼石脂炉甘石洗剂、黄连扑粉。痒感明显的患者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组胺类药物缓解症状,一般1-2周即可痊愈。
建议患者生活中保持室内通风、凉爽,必要时适当使用风扇、空调,并勤换衣物,穿着宽松轻便、透气吸汗的棉质衣服,减少对皮肤摩擦。
痱子偏方藿香正气水2藿香正气水对治疗痱子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使用藿香正气水的时候,需要注意需要将藿香正气水稀释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和水产和这一块进行清洗,因为互相正气水是含有一定酒精的,酒精可能会对孩子皮肤造成一定程度刺激,因此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藿香正气水主要是用来治疗外感风寒感冒所引起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
藿香正气水是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作用的一种中成药,对于痱子一般来说没有治疗效果。藿香正气水主要是用来治疗风寒感冒或者暑湿感冒,以及胃肠型的感冒,对于缓解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上腹饱胀等症状有比较好的治疗作用。藿香正气水中含有酒精,因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对于痱子等皮肤病一般来说并没有明显的`疗效。而且藿香正气水在使用期间一定要注意不能够和头孢菌素类的药物,以及甲硝唑、酮康唑、呋喃唑酮等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发生双硫仑反应,导致出现面色潮红、胸闷、呼吸困难等过敏的症状。藿香正气水还有可能导致皮疹、瘙痒等不良反应。
痱子偏方藿香正气水3藿香正气水外用和内服都有一定的解表散热功效,因为其内含的藿香、白芷、紫苏叶等解表散热功效,还有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而痱子的形成主要就是体内温度较高,身体汗液不能被及时的蒸发,出现毛孔堵塞,汗液渗入周围的组织中。引起周围组织出现痱子,因此,藿香正气水是能治痱子的。
藿香正气水去痱子怎么用
1、外用
(1)滴洗澡水里
藿香正气水治疗痱子可内服,也可外用。而外用治痱子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在洗澡水中滴几滴,利用其杀菌灭菌、发散解表等功效,使得汗液得以充分蒸发,还能消炎止痒。藿香正气水对红痱和浓痱的治疗效果明显。
(2)稀释液擦拭
取藿香正气水1支按比例加凉开水或生理盐水稀释。具体稀释浓度为:不满3个月者,药液与水比例为1B34个月至12 个月者, 药液与水比例为1B2超过1岁者, 药液与水比例1B1。用药之前先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擦干,然后用消毒药棉蘸稀释后的药液涂擦患处,每日2至3次。
(3)直接涂
有时痱子多的情况下也会直接挤在宝宝起痱子的地方,然后搓几下再用水冲洗的。但是,如果宝宝皮肤敏感脆弱的话建议此法慎用。
外用时的注意事项:藿香正气水洗澡时不要在开水中加藿香正气水,建议先将水温调合适后再滴加,避免有效成分变性,作用下降。另外,藿香正气水中是以酒精作为溶剂,并且浓度还很高,外用也不能长久使用,以免损伤肌肤。还有,洗澡过程中要避免用力碰擦到有痱子的部位,防止擦破皮肤引起感染。
2、内服
藿香正气水中的藿香、紫苏叶、白芷等都属解表药物,尤其是对夏季的暑湿有极好的清除效果,因此,坚持直接服用,对其引起的痱子也有效。
内服时的注意事项:藿香正气水成分很复杂,很多成分是致过敏物质,因此,过敏体质的人和小孩不建议多喝,以免引起过敏。藿香正气水中是以酒精作为溶剂,并且浓度还很高,因此,小孩不建议喝,大人用也不可过多,以免醉酒。
痱子是由于环境中的气温高、湿度大, 出汗过多不易蒸发, 汗液使表皮角质层浸渍, 致使汗腺导管口闭塞, 汗腺导管内汗液潴高而发生破裂, 汗液渗入周围组织引起刺激, 于汗孔处发生疱疹和丘疹。
家中如果有小孩子就知道,痱子容易长在小孩子身上,这跟小孩子汗腺发育还不十分完善有一定的关系,小孩子长痱子主要表现为红色粟粒疹,或者黄色至透明小水疱,壁薄,清亮,周围无红晕,轻擦易破壁流水,干涸后留有细小鳞屑,有轻度烧灼、刺痒感,导致烦躁抓痒。
孩子长痱子会影响到他的睡眠,因此家长要想方法进行治疗。藿香正气水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但是生活中藿香正气水也是有治疗痱子的功效的。
另外,痱子易出现在出汗多的额头、脖子、胸背等处,有刺痒感,常影响小儿情绪及睡眠。因此,对婴儿的皮肤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卫生,经常给病儿洗澡,勤换衣服,保护皮肤干燥。洗澡用的水最好是温水。
你好:
应该红痱(红色粟粒疹),是痱子的一种,是因汗液在表皮内稍深处溢出而成。指导意见:用十滴水治痒子效果很好。用法如下;先用温于水患处皮肤的汗水和分泌的油脂擦洗干净,然后,挤出数滴十滴水涂于患处,让其自然风干。涂药处的皮肤略有灼热杀痛感,几分钟以后就不那么样,不那么痛了。每日涂抹,两三次即可。两三天就能消炎、消肿、止痒。
祝你健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