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女性不孕不育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在育龄妇女中有着接近20%的发病率。女性不能正常怀孕的称为不孕,如果能正常怀孕但胎儿没有最终生育称为不育。不育里面有一个重要的病因就是流产。高发的反复流产和胎儿丢失给年轻的夫妇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痛苦。把什么是复发性流产?为什么发病率这么高?如何预防和合理治疗?这些问题在大众层面上系统、科学的梳理越发必要。
什么是复发性流产?
通常所说的流产是指怀孕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其中胚胎或胎儿因某种原因自动脱离母体而排出者(此处区别于因人为因素而进行人工流产者),称之为自然流产,其发生率约为11%~13%。而我们所说的复发性流产就是指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这种情况在育龄夫妇中发生率约1%~5%。以往经典的理论将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定义为习惯性流产。
有过自然流产史者,再次妊娠时所面对的自然流产的风险要大很多,约为无自然流产病史的女性的3倍,而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多,自然流产复发的风险也在不断的增加,3次流产后,再次发生流产的风险高达80%以上。因此尽早发现问题,尽早预防和治疗非常关键。
为什么会发生复发性流产?
复发性流产较常见的病因有夫妻染色体异常,母体生殖道感染、解剖结构异常,母体内分泌异常,免疫因素,血液高凝状态及胎儿因素,男性因素等。
(1)夫妻染色体异常:在复发性流产的人群中约有3~8%是因为夫妻一方或双方染色体异常,其子代会因多或少了某条染色体或某个基因节段而发生自然流产。
(2)母体生殖道感染、解剖异常:生殖道感染包括各种细菌病原体(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病毒、弓形虫等。生殖道解剖异常包括母体子宫畸形如单角子宫、双角子宫、双子宫、子宫纵膈等;宫腔粘连、宫腔息肉等;宫颈机能不全;较大的子宫肌瘤等。
(3)母体内分泌异常:较常见的原因有黄体功能不足、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催乳素血症等,其中习惯性流产的患者中约有60%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此外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也容易导致复发性流产。近年来的临床体会,甲状腺功能异常在育龄妇女中处于高发趋势。
(4)免疫因素:复发性流产的患者中约50%~60%与免疫问题有关,一类与自身抗体有关的称为自身免疫性复发性流产,发生率约为27%,这部分患者中的大部分均患有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其余也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病有关;另一类可能与对胎儿父系抗原低反应性有关,称为同种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相关研究表明,这类患者的体内可能缺乏封闭抗体。目前对于封闭抗体的诊断和治疗在学术界存在很大的争议。
(5)血液高凝状态:分为遗传性及获得性两类。我国患者中以获得性(后天性)为常见,如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所致的血栓性疾病。
(6)胎儿因素:胚胎染色体异常也是复发性流产的一个重要病因。一部分胎儿的染色体异常是因为其父母一方或双方的染色体本身就存在问题,而另一部分的夫妇双方并无染色体异常,但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了染色体组合错误。研究表明,夫妇年龄越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越高。
(7)男性因素:精子高的畸形率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不孕或者早期胚胎的丢失。
怎样科学筛查复发性流产病因?
如上所述,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复杂,如能明确病因对症治疗,可有效降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率。检查的项目包括,1.夫妇双方染色体检查;2.血液高凝状态及自身免疫抗体的测定;3.感染指标;4.子宫和生殖道的检查;5.排卵监测和黄体功能检查;6.甲状腺和垂体泌乳素等内分泌指标的检查;7.男性精液,特别是畸形率的测定;8.必要时封闭抗体测定。
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如果病因明确,经过治疗已经好转后仍再次发生流产者,建议排查胎儿绒毛染色体。以上所有建议检查项目并不需要每项都排查,应根据个体情况合理科学筛查,反对过度检查。
注意!注意!目前仍有约三分之一的患者,现有的常规诊断方法并不能检出流产的原因。
怎样避免复发性流产?
(1)对染色体异常而导致复发性流产的患者,应在早期诊断的基础上,采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或筛查(PGD/PGS)、供精或供卵试管婴儿来剔除或避免异常的胚胎;亦可先试怀孕,然后做产前检查胎儿染色体,一旦发现致命或致畸的染色体异常,则可选择终止怀孕。
(2)对于是母体生殖道原因的患者,如果是子宫问题,可通过阴道B超、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磁共振等检查来明确诊断,并可通过宫腔镜手术整形的方法得到有效治疗;宫颈机能问题可通过早期宫颈环扎手术矫正。
(3)内分泌异常多可通过药物治疗和调整以达到改善,包括调整血糖、泌乳素和甲功,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内分泌调理正常后再试孕;应用黄体酮以弥补黄体功能不足等,治疗后再次妊娠成功率可达90%以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