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中的穴位多达720个,分布在我们全身各个地方,其中也不乏对脾胃有益的穴位,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几个常用的穴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内关穴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络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处,具有宁神和胃的作用,常按摩内关穴不仅可以滋养胃部,还可以治疗心悸失眠。
2、足三里穴
足三里位于小腿的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是胃经的合穴,也是三大 养生 保健穴之一,有健脾和胃、舒筋活络的作用,常按有助于改善胃肠方面的问题。
3、天枢穴
天枢穴在腹部位置,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具有调节肠胃的功能。经常刺激天枢,可以治疗腹胀、大便干燥、便秘或腹泻的症状。
4、中脘穴
中脘穴是任脉上的穴位,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四寸,有理气和胃,化湿降逆的作用。有消化系统疾病,腹胀,腹痛的患者,可以通过按揉这个穴位来缓解。
5、神阙穴
神阙穴位于人体腹部正中间的脐部,具有温中补虚、调和脾胃的功能,对于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食欲差等症状都有着很好的调理作用。
6、丰隆穴
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1寸,距胫骨前沿二横指,具有止咳化痰、和胃降逆的作用,可用于呕吐、呃逆、便秘、腹胀肠鸣。
7、阴陵泉穴
食指沿小腿内测骨内缘向上推,抵膝关节下胫骨向内上弯曲凹陷处即是。具有清利湿热、健脾益肾的作用,可以用于湿气重,脾胃不好。
这7个穴位,对于脾胃保健有着良好的效果,大家可以试着做一做,如果您有脾胃方面问题,也可以问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健康 真探社# #真相来了# # 健康 科普大赛#
脾喜欢燥,不喜欢湿;胃喜欢规律,讨厌刺激,但压力大、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喝酒、暴饮暴食、爱吃冰冷、吃腌制食物、久坐少动、焦虑紧张……种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让原本脆弱的脾胃更不堪重负。中医方面认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湿气进入体内最容易伤脾,而现代人大多都存在“脾湿”问题。因此养生应该先以脾胃为先。下面是艾灸穴位推荐:
1、神阙穴:人体肚脐的位置称为神阙穴,是应用艾灸的常用穴位,可调理脾胃功能,改善腹痛、腹泻,同时还可以活血止痛,缓解女性的痛经,以及治疗气血不足等;
2、中脘穴:位于神阙穴上4寸的位置,即肚脐上4寸,可以将4指并拢,过中指的近端指间关节,画一条水平线,此长度即为自身3寸,而拇指指间关节是自身的1寸,从神阙穴向上4寸,即为中脘穴。艾灸此穴位可以缓解胃肠道不适的各种症状,比如腹痛、肠鸣音重、恶心等,具有健脾祛湿的疗效,可以较好调理脾胃;
3、脾俞穴:位于人体后背部,第11胸椎棘突旁开1.5寸的位置,左右各一,艾灸此部位可以起到健脾和胃的功效,还可治疗便血、呕吐、纳呆等症状;
4、足三里穴:位于小腿部位,屈膝时触摸膝盖,即为髌骨,髌骨向下所触摸的韧带,称为髌韧带,在髌韧带的内侧和外侧可以摸到两个明显的凹陷,外侧凹陷称为犊鼻穴,犊鼻穴向下3寸即为足三里穴,艾灸此穴位可以健脾和胃、补中益气;
5、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艾灸此穴位具有补肾固精,调理气血及脾胃功能的功效。
调理脾胃除艾灸外,建议还可以进行饮食调理,如保证规律饮食、多吃五谷杂粮,忌油腻、辛辣食物。同时可进行适量运动,积极调整情绪。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坚持早睡早起。
(1)按摩疗法
[取穴]印堂、太阳、一窝风、迎香、中脘、足三里等。
[操作]患者仰卧位,医者用两手拇指自印堂穴开始,交替上推至前发际30次,然后,自额中分抹至两侧太阳穴30次,按揉双侧太阳穴1~3分钟;揉一窝风穴1~3分钟。揉迎香穴15~20次;患者俯卧位,医者以掌横擦肩背部,以透热为度;医者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拿揉上下肢部肌肉并做掌擦每部位3~5次;再补脾经100次,推三关100次;再按揉中脘、足三里穴各1分钟。
(2)体针疗法
[取穴]脾俞、膈俞、足三里、胰穴、地机、阴陵泉、复溜、太溪、三阴交、肺俞、肾俞、关元、华佗夹脊。
[操作]以脾俞、膈俞、足三里为主穴,配穴加胰穴、地机、阴陵泉、复溜、太溪、三阴交、肺俞、肾俞、关元、华佗夹脊。体针,补法。胰穴位置:6~8胸椎旁压痛点。主穴每次均取,配穴每次取2~3穴,可轮流选用。进针得气后,先紧按慢提十数下再慢按紧提十数下,并结合捻转。留针30分钟,出针前再行手法1次,出针后指压针孔。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停针3~5天后,再继续下一疗程。
(3)艾灸疗法
[取穴]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膈俞、肝俞、血海、脾俞。
[操作]艾条悬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每次灸治10~15分钟,每日灸治1次,10次为1个疗程;艾炷无瘢痕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每次灸治5~15壮,每日灸治1次,10次为1个疗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